当前位置:     首页民众诉求
李谷一“缠绵”《乡恋》引“异端”之争
发布时间: 2009-06-25 点击次数: 0
案情回放:
   李谷一“缠绵”《乡恋》引“异端”之争



“那一次,李谷一见我去了,就让她姨妈买三毛钱的肉末,做炸酱面,平时都是买两毛钱的。”

  2008年10月8日,《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如今退休在家的邓加荣,聊起李谷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招待自己时的情形,依然记得那碗“高规格”的面。

  在邓加荣看来,那次之所以提高了一毛钱,根本原因是李谷一当年陷入“黄色歌曲”、“靡靡之音”的困境时,《光明日报》给了她理解和支持。

  1980年10月,《光明日报》发表《李谷一与〈乡恋〉》,充分肯定了李谷一在演唱方法上的探索精神。自此拉开了报纸、杂志,就《乡恋》进行批判与反批判的论战,时间长达一年多。

  该文作者之一便是邓加荣,另一位为报告文学作家理由。

  1979年《妹妹找哥泪花流》启用新唱法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李谷一就已在音乐圈内成名,只是外界并不知情。那时,她热衷于演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曲正统,唱法传统。

  1979年,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主演的电影《小花》上映。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由李谷一演唱,她“大胆尝试将西洋歌剧和我国古典戏曲中曾使用过的轻声、气声唱法,运用到现代歌曲上来”。

  就是这么一试,让李谷一在圈外声名鹊起。

  虽有批评者认为此曲唱法不妥,但碍于电影题材属革命范畴,只能暗自嘀咕,无法公开指责、批评。

  此种唱法后来运用到《乡恋》中时,情形突变。

  1980年元旦广播电台首播《乡恋》

  1980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播出歌曲《乡恋》。这首歌是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由中央电视台制作。那时,许多歌曲在影视剧正式播出前,先由广播电台放送。

  此部风光片以拟人手法,借助长江奔流至秭归,表现王昭君离乡远去长安后,对乡土的依依恋情。导演马靖华填了一首词,作曲家张丕基负责谱曲。词曲完毕,交由李谷一演唱。

  邓加荣后来采访李谷一时了解到,《乡恋》的诞生颇有波折,“他们艺术功底上乘,但合作的歌曲演唱并不理想。配唱一结束,录音棚内传出争吵声,互不相让。马靖华批评曲调过于激昂,没有抒情味。张丕基则埋怨词写得不顺。”李谷一当时“凭着歌唱家的直觉”,劝张丕基进行修改,并保证一定演唱好这首歌。

  三方达成理解与妥协。两天之后,修改版《乡恋》出炉。这一次,李谷一的演唱“缠绵悱恻”、“乡思不绝”。曲终之时,她已泪流满面。

  1980年年初高官指责大陆有个“李丽君”

  试唱时,效果不错。随之,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始播放《乡恋》。很快,《乡恋》蹿红,街头巷尾都在传唱。

  然而,随着赞扬声、肯定声一起传播的,还有批评声、讨伐声。

  1980年年初的一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礼堂内,一位主管意识形态的高级官员,点了《乡恋》的“大名”,指责大陆现在有个“李丽君”。

  2月25日,《北京音乐报》头版刊登文章《不成功的尝试》,批评“《乡恋》抒发的不是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

  4月,中央乐团一位领导致信李谷一,警告她如果再这么走下去,中央乐团就没有适合她李谷一表现艺术才华的土壤了。

  依据邓加荣的介绍,在那个年代,在当时的体制下,“一个人一旦被单位开除,还有哪个单位敢要她?”

  同月,音乐界人士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一与会音乐界官员点名批判《乡恋》,意思是“词曲问题都不大,毛病就出在唱法上。”

  他建议,若找人重唱,可以对这首歌“放行”。

  各种座谈会,持续开,不断开。“这让李谷一压力很大,一段时间,喉咙干咳,多次咳出血”。

  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也对李谷一不利。当时,因感情不和李谷一与同是圈中人的金铁林离婚。有人便猜测,李谷一之所以热衷于表现“靡靡之音”,完全是因生活上遇到了打击;也有人说她婚姻观有问题,甚至有相声演员将李谷一写进了段子。

  1980年5月上海观众高喊“乡恋”

  “我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去采访李谷一的。”邓加荣介绍,当时《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思想开明,鼓励采编人员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1980年5月,在中央乐团副团长老孟的帮助下,邓加荣与理由的采访比较顺利。中央乐团的大部分领导、老同志热情接待了他们。这些人对李谷一的主流看法是,“她是好苗子,值得培养”。

  此时李谷一不在北京,而是随着中央乐团演出团在上海巡回演出。为此,邓加荣与理由乘机又飞赴上海,与李谷一见面。

  他们首先去观看了中央乐团的演出。因为知道有李谷一出场,上海的观众此前深夜冒雨排队购票。可容纳1.8万人的上海体育馆,演出当夜爆满。

  邓加荣先是预计,面对压力,李谷一不太可能再唱《乡恋》。可谢幕之时,全场观众高喊“乡恋”、“乡恋”、“乡恋”。李谷一没有拒绝观众们的期望,然而一遍之后,观众们还是觉得不过瘾,还要她再唱,继续唱下去。

  李谷一在接受邓加荣采访时说:“我之所以还有勇气唱《乡恋》,主要是因为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我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广大观众和听众对我的支持,便是最大的鼓舞和力量。”

  1980年10月《光明日报》发表《李谷一与〈乡恋〉》这一月月末,邓加荣自沪返京,拜访了众多与李谷一有过交往的人,如马靖华、张丕基以及《妹妹找哥泪花流》的词、曲作者凯传、王酩等人,当然,还包括李谷一的前夫金铁林。

  金铁林当时表示:“虽然我和她已经离婚,但是我支持她在演唱领域内的探索。以后有可能,我也要培养像李谷一那样的歌唱家。”

  经过长时间采访铺垫。1980年10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邓加荣和理由采写的新闻稿《李谷一与〈乡恋〉》。报道肯定了李谷一在音乐领域的探索,认为这与整个时代改革的方向是吻合的。

  她的唱法表明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

  随即,社会反响强烈,写给记者、写给李谷一的信,“不出三五天就要装一麻袋”。

  “那时,《光明日报》火得厉害。大学生看报纸,不是你看了,我看;我看完了,他再看。而是将报纸裁成条,大家交换看。”邓加荣对这个细节记忆很深。

  11月9日,《光明日报》开辟专栏《对李谷一与〈乡恋〉一文的反应》,选登读者来信。

  有一位中学教师来信说:“只准长歌颂雅,不准演员采风,稍一离格,即为异端,这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吗?如果天天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连一首《乡恋》都要打入冷宫,甚至枪毙,恐怕中国歌坛上,就永远只能欣赏‘大海航行靠舵手’了!”

  1981年11月后《乡恋》一度成“禁歌”

  关于《乡恋》,各报纸、杂志展开论战,批判与反批判,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到了1981年11月,《人民音乐》发表长篇文章,指责“《李谷一与〈乡恋〉》的社会效果是作者运用夸大、歪曲事实的手法取得的。”

  自此,《乡恋》一度成为“禁歌”,电台不再播放,李谷一演出时可以唱别的歌曲,但不能唱《乡恋》。直到1983年在中央电视台首届春晚上“复出”。

  对此,邓加荣的理解是:新旧事物对抗、搏斗,是长期的。

  新事物的降临,并不代表旧事物很快就消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1983年首届春晚《乡恋》临场解禁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设有4部观众点播电话。晚会开始不长时间后,就有工作人员端着盘子走到导演黄一鹤身前,盘内的点播条均与《乡恋》相关。

  有关资料显示,黄一鹤当时考虑“这是禁歌,如禁止的东西在电视里播出去,特别是在春晚上播出,那是捅破天的罪过,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就要出问题。”

  当时,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在现场“压阵”,黄一鹤暗示工作人员,把盘子端到他那里去。起初,吴冷西看了之后摇摇头。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又端来一盘点播条,吴冷西还是摇摇头。又过了一会儿,又端来一盘……

  连续五六盘后,吴冷西一跺脚,给黄一鹤下了一道命令:“播”。

  此前,李谷一已在现场唱了8首歌。待至主持人姜昆、刘晓庆报出《乡恋》时,李谷一意识到,这首歌终于解禁了。

  □本报记者方李敏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