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民众诉求
吴伟民博士 你的宽容如水如风
发布时间: 2009-07-10 点击次数: 0
案情回放:
   发表于 2007-7-19 16:3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我看吴伟民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标题: 我看吴伟民
本主题由 我是流云 于 2007-7-19 16:49 审核通过


清则自清:我看吴伟民博士

刘斌

前日夜里,在中央电视台加班,上网查一个资料,发现竟有两篇来自检察日报的非议吴伟民先生的文章,看署名的孙丽、彭诚记者和不署名的一些通讯员们,也不知得到哪方神仙的旨意,恨不得把吴伟民先生说成一个过街老鼠,让人人喊打呢!

可是呀,我偏不打,我相信正直的人都不会打;要打,就会打那些无事生非、胡乱制造新闻的记者和通讯员们。

我认识吴伟民先生的时间很短,可能也就七、八个月。那是2004年下半年,我受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法治中国》电视栏目。这是一个每天向全国100多个电视台播出节目的栏目,有近百号人呢,地点就在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的大楼上,但是对外公开的地点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最高人民检察院西区二楼。那个时候,我认识了吴伟民先生,大家都尊敬喊他吴博士。不过,一开始,我好像不怎么看得起他,觉得他整天在那里点评编导的片子,有点夸夸其谈。

其实,他的职务是总策划兼法律主编。我们编导出门拍摄的选题要经过他的策划部论证;拍摄回来的片子在制作之后,要经过吴博士首先审查。我踏入电视行业的年限也不算短啦,做法治类节目也不算少啦,开始,我是不怎么靠近吴伟民先生的,也许是电视编导自由惯了吧,也许是我在栏目组里也算是个老资格了吧。不过,制片人要求必须经过什么选题论证,也必须经过什么粗片审查。哎呀,我只好靠近吴博士。

嘿,拍摄题材经过他一分析,一下就有了灵魂了;粗片经他一审查,马上就有了高度,并且是准确而又恰当的高度。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到现在我还记得,什么“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去教育电视观众;我们是电视人,我们的片子必须有观众看。”

检察日报的记者、还有不敢露名的所谓通讯员们,为什么不说吴伟民先生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工作过呢?掩掩藏藏干什么呢?说人家与最高检没有什么关系,那是胡说八道!作为正规报纸,不公正客观全面说事,故意歪曲事实,那还有什么可信度呢?尽管是张内部的专业报纸,外面也没什么人去看,那也不能胡乱编造啊!

检察日报还说什么,吴伟民是被开除的。我看了都觉得恶心得狠。吴伟民离开最高检那个影视中心很突然,我当时还不在北京,在山西还是在四川采访。回到单位后,首先想跟吴博士聊聊拍摄的内容,听听他的意见再编片子。一问说他辞职了,我说我出差前还和他一起吃饭喝了几杯呢,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很快,有几位哥们说接到吴辞职的短信,有一些愤辞,但不清楚原因。

当晚,我就给吴博士打电话,他说,啊呀,我走不影响我们的友谊啊!我问他为什么突然离去,他说,为山东一个农民受冤多次来电上访的事,打了一个电话给当地公安局,问问情况,希望妥善处理,不要让信访者在马上召开的两会期间来京上访。不知那个公安局有什么背景,反而是恶人先告状。我可不受这股怨气,我走!天下之大,哪里都能干活啊!

那段时间,很多编导都很想念吴伟民先生。大家都说他为人特正直、办事忒认真、说法律说得深入浅出,能把很深的法律理念溶入大众电视节目里去。

过不了多久,我也离开了最高检的那个法制栏目组,受聘到中央电视台了。我辞职之前,还看到有一个平民百姓拿着一面锦旗到栏目组,结果听说吴伟民先生离开了,那人一脸戚然的样子。其实,那个栏目组,进进出出的人像走马灯似的,一年至少进出二十、三十人。我把我离开的消息通过短信发给了吴伟民先生,希望空闲时还能在一起聚聚。可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相聚有时很容易,有时候又很不容易。一晃一年多过去了,我们还真没见面。2006年快过年的时候,他发个短信给我,问我具体的邮寄地址,说要寄一本他新出的书给我。

几多天后,还真收到了他的法哲学专著《宽容,一个法哲学的命题》。春节过后,我认真读了读他的那本专著,原以为过于专业,不适合我们搞新闻的人看。没想到,一翻他的中英文对照的自序,我就被其中的哲理警句吸引住了。现在,脱开书我都可以记得:

“不宽容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不宽容的法治不是真实的法治。”

“一个社会,仅靠宽容的法律和法治是不行的,人类更需要道德,更需要宗教。”

“迎合政治的思想不是学术思想,学术思想的本质就是学术理想。思想家越走在政治家的前面,其思想的学术价值就越高。”

书的内容,涉及文化、国家、民族、宗教、生态、法治等,可以说是大气磅礴,观点跳跃,思想前位,说服力强。如果说吴伟民先生不是博士,怎么能够写出那样高水平的专著出来?多少博士又能写出好的专著呢?大陆对香港的许多东西不予认可,又有什么奇怪呢?本来就是一国两制嘛。检察日报认为吴伟民的博士是花钱买的,我看是道听途说,是一种人身攻击。西方国家,包括香港有许多大学和学术机构都是私人创办的,甚至是公司化的,美国哈佛大学还是私立的呢?我看香港大学的博士可能比北京大学的博士还具有世界认可度吧?检察日报难道对这样的常识也不懂吗?!

至于高检与中检的关系,我搞不清楚。检察日报的不露名的记者通讯员们,倒是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明白一些,因为从检察日报的文章中,我是越看越糊涂。

不管检察日报怎么非议、甚至诽谤吴伟民先生,我想,接触过吴博士的人,都会接受他的人格魅力和显著才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