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洞穴鱼类 正遭受生存危机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09-08-08 07:34:45 点击次数: 0
摘            要:  
       看过外国电影大片《异形》的观众,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分布在我国广大西南地区的溶洞,你会惊叹,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世界,原来也有某些“外来之物”存在。
简介:
洞穴鱼类  正遭受生存危机

2009-08-07 09:19:35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

地球上没有任何鱼类像洞穴鱼类那样奇妙,但是我国对这一特殊的鱼类基因宝库缺乏系统研究,更令人担忧的是,它们正面临着地下河被污染的险境。



奇妙的“异形生物”

看过外国电影大片《异形》的观众,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分布在我国广大西南地区的溶洞,你会惊叹,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世界,原来也有某些“外来之物”存在。

在广西田林县一个地下岩洞里,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的动物,身体上只残留少数鳞片,吻部长而扁平……大自然鬼斧神工,居然给一条鲤鱼安上了鸭形嘴。“从具有这些突起的种类均具有典型的穴居性这一点来看,它们应与感觉功能有关,可能是在视觉功能丧失的情况下感觉功能代偿的又一种形式。”学者王大忠指出。

这仅仅是一种鱼类的变化,还有透明的,驼背的,眼睛已经消失了或者变成脂肪颗粒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陈银瑞感慨,地球上没有任何鱼类像洞穴鱼类那样奇妙。

他们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在五十万年前的某一时期,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崛起,先前还在大海的自由游弋的鱼类,就被遗留在陆地上。”广西水产研究所鱼类专家周解教授推测。

其实科学家至今并不能肯定洞穴鱼类到底起源于哪个时期,有着太多的谜团在等着他们去揭开。

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必须适应新的黑暗无光的环境,洞穴里的鱼类产生新的形态特征(如某些洞穴鱼类逐渐失去眼睛,触须逐渐加长等),另一方面,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稳定的、有较强缓冲能力的环境中,很多洞穴鱼类明显地显示出古老的系统演化过程,保留着大量的祖征。

透明的身体,奇形怪状的外表,对于科学家来说只能用惊喜来形容。2009年,陈银瑞教授在云南的阿庐古洞就发现了其中一种透明金线鲃。“当时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全身半透明,肉红色,鳃部鲜红,一呼一吸,真的漂亮!”见到透明金线鲃的情景,陈银瑞至今仍然感叹不已,“当时包括台湾人来看的时候就认为简直是天外来物,太神奇了。”“可以清楚地看得清椎骨、心脏、鱼卵等内脏器官或内容物,它们一般都长有两对或三对格外发达的触须,这是它们觅食的工具,也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器官。”

研究人员李维贤发现,“为了生存,原本用来探测道路、寻找食物的眼睛被逐渐发达的侧线系统取而代之,并且侧线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地表的同属种,并在体侧和头部皮肤下形成众多短的侧线管。”

没有保护的开发

刚进洞穴的人可能习惯用手电筒或其他照明物去寻找洞穴鱼类,您可能要失望了,十有八九它们不会对您这样的造访显示出半点兴趣。

即便是科考人员发出声响,它们也无动于衷,许多洞穴深潭四壁陡峻,高大洞室顶端悬下的钟乳石常年滴水叮咚,天音地律,不绝于耳。

周解曾通过镜检进行食性观察,发现这些异形鱼类大多以藻类为主食,研究人员用小虾、蛆蝴作诱饵均能钓获它们。洞穴水体中,藻类、原生动物、洞穴鱼类构成一条简单的食物链。“现在很多人因为猎奇心理,跑到洞内去采标本,但是这些标本一般都是用于商业活动,比如卖给国外的研究机构。”对此,周解感到痛心疾首,“这些鱼类非常珍稀,不保护就会完蛋。如果不是科学探险,人类尽量不要打扰它们。”2008年4月,在广西成立了我国首个以洞穴珍稀鱼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广西凌云洞穴珍稀鱼类保护区。

实际上我国侧重保护的是洞穴的景观,一个硬币有两面,对洞穴环境的开发也破坏了洞穴鱼类赖以生存的洞穴环境,造成洞穴鱼类的消匿,这种破坏无疑是无法弥补的。“洞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经破坏,几无恢复的可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海峰、李枢强呼吁,对洞穴动物的保护与研究迫在眉睫。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开发可供旅游的洞穴有四百多个。然而,“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洞穴生态。对洞穴内的生物和自然资源保护还仅仅停留在民间层面。”奥特多探险队成立者王大勇说。洞穴探险爱好者都知道,在洞中,除了垃圾和照片外,不应带走任何洞内的东西,不破坏任何洞内生物,不污染洞穴水。

这些都是自觉行为,但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与此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大,生活废水和工业三废大量进入江河湖泊,而溶洞水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溶洞一般都是分布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可能现在影响不大,不过也没有人专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陈教授说。但是在一些矿业发展的地方就危险了。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的彭仕梅、黎道洪、武秋红、巴家文等学者,2007年7月对广西溶洞的研究发现,地下水系是一个异常脆弱的“地下生态系统”,化学成分的富集、水量变化的规律,对洞穴鱼类的代谢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对溶洞鱼类研究很有价值,但是目前这类研究太少了,费用少只是一个方面。”陈银瑞教授说,“我希望能够重新点燃大家对洞穴的兴趣。”

直到现在,我国对于洞穴地质方面的研究远胜于洞穴生物的研究。

没有系统化的编录

“现在溶洞里面发现的鱼,一般都是新品种。”周解教授说。

中国分布有200平方公里石灰岩地域,特别是西南诸省,溶洞较多,潜藏着丰富多彩的洞穴鱼类。据初步统计,我国长度超过500米的岩溶洞穴目前不少于400个,各种小型洞穴达近万个。“现在我国对鱼类的研究做得比较少,有鱼也不一定会被发现,就算发现了也不一定会到专家手里。”陈银瑞教授说。“很多人认为这类研究花钱多但价值不大,虽然对溶洞生物的研究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但是首先得有人要你去做。”我国典型洞穴鱼类集中在两个科的两个属———鲤科的金线鲃属和鳅科的高原鳅属,占我国典型洞穴鱼类总数的81.82%。

金线鲃这个我国所独有的“盲鱼”,截至2005年底,中国学者就已经描述了55种金线鲃,它们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狭窄的分布区域内,分化十分强烈,且形态变异的幅度很大。

虽然我国典型洞穴鱼类仅限于两科,但我国洞穴鱼类的物种最为丰富。由于典型洞穴鱼类是在洞穴内完成它们的全部生活史的,从而导致显著的地理隔离并产生众多的特有种,特别是土著种。“这个属是我国所特有的,但却是比较混乱的一个属,至今也没有比较权威的分类。因为很多专家都对此有新发现,多了就杂,杂了就混乱了。”陈银瑞教授说。“国内还没有系统化的编录。”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明显意识到这是一种缺憾。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对本国地下生物群的编录、分类,并进行了其演化,及与地表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

虽然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些宝贵的特殊鱼类,却面临着地下河被污染的险境。

袁道先担心,“溶洞中生存着的一些新生物种,至今还没有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有可能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对我国的地下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时,它们就已因地下水的污染而轻易地被消灭。”

研究人员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些洞穴鱼通常在日落后到洞口处或洞口附近河道觅食,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在傍晚,一般为日落前1个小时内,一些个体开始在暗河口内几米范围内徘徊、等待。

环境密码携带者

国外如此关注洞穴里的鱼类,是因为浓缩的生态系统保留着自己最后的一个秘密:洞穴鱼类或许是研究遗传、系统进化与动物地理方面的好材料,仿生学研究的趣味课题。

科学研究人员在广西的落边洞考察,当他们把放有蛆叫的钓投放水中后,不到几分钟就有鱼吃钓,十分钟内居然钓到两尾波罗鱼。这些鱼是靠什么信息吃钓?洞穴鱼类是否靠其特别发育的侧线对声音灵敏分辨?这是仿生学研究的有趣课题。

学者石大康等人对本文开头一种称为鸭嘴金线鲃皮肤系统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其眼上皮有陷器,触须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窦,侧线具有低电子密度物质。该属鱼类除有发达的侧线管外,在其上下还衍生出众多短的感觉管,在头部尤为明显。这就是一种生物探测器。

不仅如此,据《纽约时报》报道,外国科学家在鱼耳石中,挖掘一个全新的、以前人们从未想到的功能,实际上,这些耳石可以被看成是古温度计,鱼的耳石保留着两亿年来季节性气候变化的详尽记录。

科学家发现,像树木年轮一样,鱼耳石里细小的分层记录了一条鱼一生中每周甚至每天的水温变化,无论它是刚死去还是丧命于100万年以前。

鱼耳石原则上可以完整地记录它接触到的周围水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成分,沉淀在耳石中的元素则可以作为天然的地球化学标志。

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高永华撰文指出,如今地球上现存的鱼类大部分都是硬骨鱼,鱼耳石也就成了最好的环境矿物研究对象。研究耳石的元素分布特征,可帮助追溯鱼类存活期间所经历的水环境状况,进而揭示环境变化过程。鱼耳石是存在于硬骨鱼内耳中的功能性沉积体,对鱼体有听觉与平衡作用,主要由碳酸钙、有机质和少量微量元素构成,它是一种在鱼体内经过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典型的天然生物矿物。

1971年美国耶鲁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系的潘内拉(Pannella)首先提出了银无须鳕耳石上存在日轮,之后一些学者陆续证实其他鱼类也具有耳石日轮。

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诸多学者已采用多种方法,研究报道了百余种海淡水鱼类的耳石日轮,表明耳石日轮是鱼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处于初始阶段,已有不少学者通过鱼耳石的研究探讨生物的环境变化。

除此之外,通过岩溶管道鱼类的迁移,或通过渗透物性能及其通过土层衰减机理的分析,有可能使人们能预测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危害情况与发展趋势。

并不乐观的未来

遗憾的是,这些洞穴生物的未来并不乐观。

主要是外因在增加鱼类灭绝的速度:栖息地被侵占,搞开发使得整个洞穴环境都发生变化,农药、洗涤剂造成水质污染。如同一个简化了的实验室,一点变化都会引发鱼类强烈的反应,甚至是生命的流失。“去抓鱼的也很多,也不一定就是做标本,反正大家都觉得稀奇嘛,说不定还有人抓来吃。”陈教授说。“本来溶洞里面的生存环境就很恶劣,经过千百万年存活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不让他们灭绝。”周解教授说。

据美国自然保护团体“自然保护者”的调查,在美国已经得到确认的1000种“真洞穴动物”中的95%都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这是由于来自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和农药等有害物质侵入这些洞穴内,使洞穴内生物难以生存所致。另外,由于地下水层在逐渐减少,随着地下河的枯竭,一些珍贵的水生动物也遭到灭顶之灾。而建筑工程等也破坏了许多洞穴,使得许多洞穴生物消失。

气候的变化也是影响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多数的“真洞穴动物”已经完全适应了阴凉而恒定的洞内气候。如果地表温度按照现在的进度继续发展下去的话,洞穴内的年平均气温也会随之上升,许多洞穴生物将无法承受这种变化。“洞穴里面是没有季节变化的,繁殖也没有季节性。黑暗洞穴里,大多在恒温20-22度,90%的湿度,那些鱼都是白色透明。”黎道洪向记者描述。“它们就是不耐高温。”周解说。原本生活在地表的鱼类进洞后,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并形成特化,如今,由于体表色素的减退,许多鱼类无法抵御亚热带强烈的紫外线,不能再回到光照过强的环境之中了。

由于洞穴无光、潮湿和比较恒定的气温,使洞穴动物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无眼盲目、透明、不能调节体温、由于缺少食物代谢缓慢,但嗅觉、触觉器官则特别发达。

对于脆弱的洞穴生态,国外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但是在我国,法律方面的保护是一片空白。“我国洞穴可以随便出入,没有阻碍。”黎道洪教授说,“很多国家在中学教育阶段就开始向学生宣传洞穴保护观念,甚至有的洞穴保护是私人出资保护的,他们认为很珍贵,值得去保护。”

自然选择的结果让现在这些洞穴生物在经过千百万年之后最终生存下来,它们是生物进化中的活化石,然而在中国,这些洞穴鱼类受到了极大的忽视。

难道科学家今后只能和博物馆里的标本打交道了?


(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姚忆江 殷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