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外判例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0-05-19 12:00:39 点击次数: 0
摘            要:  
       施耐德曼在此后的20年中,一直在使用一个自己发明的词汇“心理疼痛”,用以描绘病人在心理受挫后产生的无法忍受的心理痛楚。“很多没有自杀的人都存在心理疼痛,但没有一个自杀者不带着巨大的心理疼痛的。”
简介:
施耐德曼  提倡对死者心理验尸

2009-08-17 08:58:5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施耐德曼在此后的20年中,一直在使用一个自己发明的词汇“心理疼痛”,用以描绘病人在心理受挫后产生的无法忍受的心理痛楚。“很多没有自杀的人都存在心理疼痛,但没有一个自杀者不带着巨大的心理疼痛的。”他说。他最著名的案例是揭开梦露之死的秘密。

施耐德曼曾经在一个普通的早上醒来时,用玩笑的方式为自己写下了讣告:“著名死亡学家死亡”,他笑着看着自己的作品,接着又继续这个笑话:“著名自杀学家自杀”。

当然,他没有自杀,这名用一生来研究选择死亡的人的心理学家最终让死亡选择了自己。2009年5月15日,这位90岁高龄,疾病缠身的老人,被称为“美国自杀学之父”的施耐德曼(Edwin Shneidman)在位于洛杉矶的家中去世。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生命中你惟一不用做的一件事就是死亡,坚持到底,它就会为你而做。”

1、慰问信引发自杀研究

施耐德曼是乌克兰犹太移民的儿子。小时候,他就喜欢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当时他还不知道,40多年后,这本书中将有长达7页的内容来自自己的研究。16岁时,他考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念的都是心理学。

1949年,年轻的施耐德曼正在布莱特伍德的一家医院做精神病实习研究,这时,主任给了他一个任务:给两位自杀的退役老兵的遗孀写慰问信。这个任务让从没接触过自杀的施耐德曼决定研究这两个临床案例。

他来到洛杉矶的验尸办公室,昏暗的地下室里,布满了灰尘,充斥着摩托机油的味道。在这里的死亡档案中,他看到了洛城所有自杀者的记录,其中包括几百份的遗书。按照原计划,他只会在这里工作两小时,可结果他呆了一整天。从此,自杀学成了施耐德曼的研究方向。他总是说,“没有人必须死亡,死亡是可以为你而做的。”

此前,他从未见过自杀笔记。职业本能告诉他,如果要做研究,就不能直接阅读这些东西,因为偏见会侵占研究者的头脑中。随后,他和后来的著名心理学家法布罗(Norman Farberow)一起开始收集自杀者和非自杀者的笔记,在未知作者身份和意图的情况下对这些笔记进行分析,很快便正确地辨别出了哪些笔记是来自真正的自杀意图者。

施耐德曼在此后的20年中,一直在使用一个自己发明的词汇“心理疼痛”(psychache),用以描绘病人在心理受挫后产生的无法忍受的心理痛楚。“很多没有自杀的人都存在心理疼痛,但没有一个自杀者不带着巨大的心理疼痛的。”他说。

2、对死者“心理验尸”

上世纪50年代,他和法布罗、莱特曼(Litman)医生组建了洛杉矶自杀干预中心,一面进行自杀研究,一面开展自杀预防工作。他还组建了美国自杀学协会,并成为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第一位死亡学教授。

有一天,一位母亲来到施耐德曼面前哭诉自己儿子亚瑟的自杀过程。她给了施耐德曼一份11页的遗书。“请帮我理解我儿子亚瑟的死亡。”母亲恳求道。

亚瑟并非精神病患者。事实上,施耐德曼早已打破了此前人们认为自杀者一定精神不正常的看法。他的研究表明,只有15%的自杀者才存在精神问题。亚瑟自杀当天曾和父亲共进早餐,询问过能否贷款,还帮一个朋友修好了汽车警报。同时,他也继续写自杀笔记,策划自己的死亡。这令施耐德曼感到不解:“一个人怎会在准备结束自己生命时,如此积极地介入到生活中?”此外,亚瑟生前大部分时间都很抑郁,但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特定的周末结束自己生命呢?

施耐德曼认为,使用生物学、药物学的知识来防止自杀意图是远远不够的,在采访过包括亚瑟母亲在内的多位死者家属之后,他提出应该对自杀者进行“心理验尸”:在亚瑟的案例中,他小时候父母的离异、和母亲关系的疏远等等很多因素都最终促成了他的举动。

施耐德曼也发现,自杀者产生自杀企图的时间较短暂,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是会有效的。莱特曼医生曾表示,他们的自杀干预中心成立30年来,洛杉矶的自杀率减少了一半。这个机构在“心理验尸”的方法下,做了大量的对死者家属的采访、日记等其他文献的记录,以期对每一位逝去者的心理进行分析。

他们最有名的一个案例便是玛丽莲·梦露之死。1962年她服用过量安眠药死亡之后,中心负责对其进行“心理验尸”,了解到她曾经两次自杀未遂,在她事业成功后却极度抑郁,经过分析,他们的报告正式指出梦露之死“很可能是自杀”。自杀干预中心因这一结论名动全美。

3、制药业让他很无奈

1966年,施耐德曼成为美国精神卫生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在他离开洛杉矶自杀预防中心之后的3年里,全美的自杀预防中心从15家发展到超过100家。

但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美国医疗体系自由主义倾向的出现,施耐德曼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他的全国自杀预防项目因经费等问题而中止。打给自杀预防中心的求助电话也减少了,人们开始更多地依赖药物干预和神经研究。制药商似乎成了预防自杀的救星,不断出现的新的安定药、抗抑郁剂等等占据了市场,似乎吃了这些药,就可以有效防止自杀。

人们更关心吃哪种药更快更有效,而不去思考个人生活中到底症结在哪儿。施耐德曼只能用写书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干预理念。他一生写了20本书,不少读者认为他的书像小说一样好看,又不乏坚实的科学依据。1973年,他的《人之死》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

施耐德曼曾说,自杀是个复杂的隐患,社会学家认为自杀率与战争或失业等有关,精神分析学家认为自杀是一种内向的暴力行为,精神病专家认为自杀与生物化学的不平衡有关系,但他认为没有一种说到点子上,自杀和所有这些原因都有关,而且更复杂。他始终强调两个简单的问题:“什么让你受伤了?”“我可以如何帮助你?”凭着这两个问题,施耐德曼坚持从患者的生活背景出发,分析个人历史,积极进行对症干预。他甚至著文分析,什么样的死亡是“好的死亡”。一些评论者指出,他本人的死为其他人树立了榜样。

8年前,施耐德曼的伴侣突然死于心脏病,此后他又疾病缠身。但他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自己有很强烈的想活下去的愿望。“我会死的,低下头相信这点,我也会死的,不过,我会‘活’在我的孩子中,我的DNA中,我的书中,我的名誉中。”

链接

“创始人”的离去

迈克尔·拉塞尔(Michael Russell)

被称为“抗烟斗士”的英国精神病学家和公共卫生科学家拉塞尔近日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7岁。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吸烟有害健康的证据,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确说出为何人们这么喜欢吸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这和生活习惯有关。

卢梭1988年递交了报告《尼古拉瘾》(Nicotine Addiction),第一次明确正式地指出,尼古拉才是造成人们对吸烟上瘾的罪魁祸首,人们吸烟是典型的药物依赖症状。

卢梭在伦敦成长为一名精神病专家,并选择了吸烟作为研究论文。他在1971年时就总结出药物尼古丁是吸烟习惯的幕后动力。此后,他终其一生都在为抗争烟草政策,帮助人们接受戒烟治疗而努力,他被认为是推广戒烟治疗的第一人,但他更有名的还是非药理性干预戒烟的研究,尼古丁口香糖、顾问制度等方式如今已被广泛运动到各类治疗结构。

布莱尔·高德温(Brian Goodwin)

加拿大理论生物学奠基人高德温近日去世,享年78岁。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演化像跳舞,不会哪儿都去,它只是在寻找可能的地方。”因为他,生物学界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理论生物学,即用数学和物理的方式来理解生物学。近年来他又成为整体科学的倡导者,认为自然界中,情感和本能与理性分析起到一样的作用,倡导科学与人文学科应结合起来研究。

曾在加拿大学习生物学,在牛津学习数学的高德温创立了新的生物学研究理念,不同于达尔文强调冲突和竞争,新的理念认为生存只是“寻找你想变成你自己的地方”,很多幸存下来的生物并未比淘汰掉的生物更先进。他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后来“结构主义”生物学的出现。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