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人物专家风采
吴绿绿:论哈马斯的民主政治与“恐怖主义”
发布时间: 2009-08-25 19:16:33 点击次数: 0
简述:
尽管国际社会从来没有一致认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是“恐怖组织”,但是,哈马斯至少是被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视为仅排在拉登的“基地组织”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恐怖组织。
简介:
吴绿绿:论哈马斯的民主政治与“恐怖主义”



山东大学国际政治学院 吴绿绿

尽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不止一次提请反恐委员会尽快为“恐怖主义”下定义,尽管国际社会从来没有一致认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是“恐怖组织”,但是,哈马斯至少是被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视为仅排在拉登的“基地组织”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恐怖组织。可是,偏偏就是这个“恐怖组织”竟然在美国前总统卡特率领的国际观察团众目睽睽的眼皮底下,通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在2006年1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结束了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在巴勒斯坦各派别中长达约40年的统治地位。

在一些国际政治评论家看来,这也许就是美国推行的民主政治与巴勒斯坦的最大的“恐怖组织”冤家路窄,狭路相逢。然而,由于其“恐怖主义组织”身份和消灭以色列等具有极端宗教性质和原教旨主义的政治纲领,哈马斯由激进的“恐怖组织”向民主政府转变显然并非易事。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同样面临反对恐怖主义与认可民主政治之间的艰难抉择。在巴勒斯坦,当民主政治遭遇“恐怖主义”并与“恐怖主义”合二为一之后,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又该何去何从呢?是放弃其民主政治,还是接受其“恐怖主义”?是相信其民主政治规制“恐怖主义”?还是制止其“恐怖主义”利用民主政治?面对巴勒斯坦现代议会出现的尴尬局面,我们不得不反思“恐怖主义”挑战民主政治的内质与价值。


一、生疑——“恐怖组织”组建民主政府

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的获胜决非偶然。尽管一直被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定性为“恐怖组织”,也是以色列重点打压、定点清除的对象,但哈马斯以帮助穷人加强福利事业和坚持暴力斗争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的政治纲领争取到了巴勒斯坦民众的广泛支持。即便美国前总统卡特率领的国际观察团也见证了这次成功大选的公正透明——投票率超过70%。但大选的结果却让白宫十分尴尬。尴尬的原因可能不仅在于一个推行“恐怖主义”的政治派别拥有如此广泛的民众支持,也不仅在于其成功地通过民主程序取得了组织政府的执政地位,更在于美国对自由民主的标榜推行的成果与反恐的受挫同时出现而突显的巨大价值性反差——以及美国作为民主使者和反恐斗士的双重身份前所未有的一次“自毁性”碰撞。正如美国驻耶路撒冷总领事雅各布•瓦勒斯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哈马斯的胜利突然把白宫逼到了道义与政治现实的两难境地。①而多年来与哈马斯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的以色列则更是不安,一直拒绝承认通过合法民主程序上台的哈马斯政府。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阿亚龙甚至将哈马斯上台看作是希特勒上台的历史重演,说道,“选举并不是衡量实现民主的唯一标准。上世纪30年代希特勒也是通过民选上台的。我们都知道,希特勒上台给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②这一说法除了能够形象地表明以色列政府的基本立场外,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因为按照这一逻辑类推,可以把很多民选的政府类比为希特勒政府。现在已得到以色列承认的由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最初也是被以色列一口咬定是“恐怖组织”。如果单纯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将那些有过暴力对抗历史的政治派别一律扣上“希特勒政府的翻版”的帽子,这似乎是对不乏极端宗教政党的以色列现行议会民主政体的嘲讽,我们不禁要问:轻视他国民意民愿的议会民主政府还剩下多少议会民主的真正理念呢?总之,不论对哈马斯政府采取什么具体立场,简单否定这次民选势必与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人民主权思想背道而驰。

但哈马斯的“恐怖组织”的身份确确实实给这次民主选举添加上了“异化”的色彩。在承认这次民选结果的同时,可能也不得不对哈马斯的上台产生一定的顾虑。我们毕竟不习惯于将民主政治与恐怖暴力活动联系在一起,虽然并没有政治家将民主完全等同于和平或将民主有条件地限于少数派别。当哈马斯的支持者将巴勒斯坦的原政府官员“轰”出政府办公厅时,当回忆起哈马斯武装分子一起起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自杀性爆炸时,人们不禁会担忧起这次民主选举本身的价值,哈马斯上台之后,会不会借助政府的名义将其“消灭以色列”的教旨写入准“宪法”呢?会不会利用政府的力量加强对以色列使用包括“人体炸弹”等广泛的恐怖活动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巴勒斯坦这次民主选举无疑助长了非民主政治——哈马斯的恐怖活动!

哈马斯将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呢?是组建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还是组建一个挂着民主牌子的专制政府,拟或组建一个推行“恐怖主义”的暴力政府呢?这正是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提心吊胆的,也是国际社会顾虑重重的。正因为如此,美国才中断对巴勒斯坦的援助,以色列才拒绝交付应当给巴勒斯坦的代收关税,众多国家才格外小心翼翼,甚至连一封祝贺哈马斯选举获胜的贺电贺词也不敢发出!

二、释疑——“恐怖组织”运作民主政治

任何一个当选的政府都希望得到广泛的承认,哈马斯政府也不例外。尽管哈马斯游离于政权体系之外近二十年,尽管哈马斯的身份转化困难重重,尽管哈马斯政府从成立之初就受到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外交孤立与经济制裁,但哈马斯一直努力寻求外部世界的承认。哈马斯最近表示将同意与以色列实现可修订的停火。其领导人也表示,可能任命哈马斯以外的人为内阁部长,并邀请法塔赫组成联合政府,表明其试图通过有限的让步消除国际社会对它的惊恐。哈马斯赢得大选后,前两站就出访了埃及和叙利亚,表现出融入国际社会的愿望。随后,又极其愉悦地接受了俄罗斯总统普金的邀请,准备出访俄罗斯。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以色列宣布停止移交巨额关税给哈马斯之后,不急不怒,始终没有对以色列采取以往的惯用的恐怖报复行动。虽然其上台时间不长,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哈马斯正在改变原来作为巴勒斯坦一个政治派别的政治纲领。

尽管哈马斯没有立即放弃自己的派别武装,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甚至强调,武装抵抗是该组织的“战略选择”④。但是,这不能简单说明其仍然会坚持利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对以色列采取恐怖活动。虽然从理论上说,赢得大选的政治派别不应也不必拥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而应当将本派别的武装与政府的武装合并,或是干脆解除本派别武装。但实际上,哈马斯目前尚不具备上述两种选择的可能,因为哈马斯暂时还无法取得对巴勒斯坦政府武装力量的控制权。“拥有约5万人的巴勒斯坦安全部队是法定的唯一武装力量,但其成员全部是法塔赫的人,原本就是法塔赫的游击队改编的,法塔赫对安全部队的控制绝对不会随着对政权的丧失而放弃。何况,根据巴勒斯坦基本法,身兼法塔赫领袖和机构主席的阿巴斯是安全部队的最高统帅。”⑤在既无法拥有对政府武装的控制,又无法得到法塔赫的合作前,哈马斯不敢轻易解除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无法完成两方面武装的合并。

尽管哈马斯在大选之后也没有公开承认以色列,但是其同样没有重申要消灭以色列。这本身就是其推行民主政治的无声语言。倘若要求哈马斯立即公开承认以色列,包括要求其立即公开宣称接受巴勒斯坦以前签订的与以色列双方或多方的协议,对其来说,确实是很为难的。因为“消灭以色列”是哈马斯组织的原始章程中确定的原则,而修改章程则存在现实难度。有人认为,“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章程起草者——亚辛和兰提西已经被定点清除。目前的“哈马斯”基本上处于集体领导状态,因此没有谁有能力对章程作出修改。⑥其实,这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受到他们议会民主政治的内在机理的控制,或者说是受到他们共同体的宗教文化的制约。在议会民主制下,政治派别通过民选取得政治权力,并通过政治权力,将反映特定群体利益的政策付诸实施,以此来回报该群体的选票支持。因此,政治纲领对于维系特定群体的支持,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哈马斯之所以能够在立法会的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不同与法塔赫的政治纲领。如果哈马斯屈于国际压力,放弃部分政治纲领,可能就会失去不少巴勒斯坦民众的支持,乃至倒台。正如一位伊斯兰法庭专家所说,“章程反映了我们的目标,没有人有能力改变它。哈马斯不可能说:一半或者30%的土地是巴勒斯坦人的,而其它的是以色列的。这就不是‘哈马斯’了。”⑦

对于哈马斯来说,其政治制度是受阿拉伯民族文化影响的,其民主程度是受伊斯兰宗教文化制约的,而任何一种文化的渐变只能循序渐进。要求哈马斯在一日之内脱胎换骨变成法塔赫,无异于要求三尺之冰成于一日之寒!不管前景如何,哈马斯已经从暗地里“下黑手”转向了光明正大地寻求政治地位了,这就是进步,这也就是希望!

三、质疑——孤立民主当选的“恐怖组织”

中东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巴以局势更是一直为世界所瞩目。而影响中东和平、影响巴以和平的哈马斯突然在一日之间从“恐怖组织”变成合法政府,这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尽管其存在两种可能性,即有可能组建一个民主政府,也有可能组建一个恐怖政府,但是,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应当抓住契机,从外部促成哈马斯走向民主、推行民主政治,而不应当对其继续放出仇恨的目光,对其“断水断粮”,意欲将其困死在合法政府的摇篮之中。

排斥对方,就会遭到对方排斥;宽容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宽容。如果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继续仇视哈马斯,本想亲近、甚至想加入国际社会的哈马斯就会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也就会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这不等于把哈马斯永远束缚在“恐怖组织”的铁笼里吗?

对此,应当澄清两个理论问题——

一是民主是区域性的,民主政治同样是区域性的,在论证民主的时候,决不能单纯地以国家为单位,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体现全体民众高度统一的意志。哈马斯从1986年亚辛组织成立时起就存在着一定的民主性,尽管其民主性不能体现整个巴勒斯坦民众的意志,但是却代表了相当巴勒斯坦人的愿望。如果没有其激进的“消灭以色列”的政治纲领(其实是其极端的宗教信仰),恐怕领导中东战争屡战屡胜的以色列强硬总理沙龙是不会单方撤除犹太人定居点的,是不会有限度地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以土地换和平”的。不能简单认为,哈马斯的骨子里隐藏的就是恐怖主义的骨髓。其残酷的“人体炸弹”也是在一次又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失败之后才“发明创造”出来的,也是在以色列依靠美国的支持拒不执行联合国安理会“以土地换和平”、甚至单方修建隔离墙才“大规模”使用的。真正的恐怖组织必须是联合国安理会和反恐委依据恐怖主义定义确定,哈马斯是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恐怖组织呢?其是不是就没有一点民主性呢?如果那样,其就不会在巴勒斯坦大选中获胜。其获胜之后,就不会很快向最大政治派别法塔赫发出邀请,希望组成联合政府,其就不会很快推举温和商人哈尼耶出任自治政府总理。据此,我们就不能把哈马斯看成毫无民主性,或者看成是民主政治的对立面。

二是民主存在可变性,民主政治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专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民主渐进;民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向专制渐变。即便哈马斯早期的民主性相当弱化,也不能就此认为其是落在粪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其7000武装人员放下枪支参加大选,这本身就表现了哈马斯从恐怖活动中走了出来,并且在向民主政治靠拢。在其大选获胜之后的关键时候,联合国安理会应当召开专门会议,可能的话应当形成决议——对哈马斯组建民主政府持欢迎态度,并予以引导,作出规范,而不应当冷眼观望。这样一来,许多同情甚至认同哈马斯当选的国家也不好表露心迹。他们既不愿意得罪美国和以色列,也不愿意在国际事物中默默无闻。只有俄罗斯总统普金敢于与美国总统布什叫叫板,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问。因为除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个人表了一个态度以外,安理会是鸦雀无声的。这是非正常的国际社会,也是非正常的国际态度!

分析家们认为,民主程序在赋予政治派别合法性,增加其政治资本的同时,也会无形中形成一种制度性约束。因为民主意味建立规则,规则意味存在界限。民主的工具化可能只限于理论上层面上的疑虑,因为通过民主程序上台的政治派别,大多会经历身份转型后的心理反弹。这种心理变化会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消除民主工具化的猜疑,做出原先身份下所无法实现的妥协让步。比尔泽特大学政治学教授西斯汉•阿赫迈德也认为,外部世界很难立即迫使“哈马斯”做出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以后不会做出改变。⑩而关于政权内外双重合法性问题也并非没有解决渠道,因为民意本身就是变动的。人们会因为生存而选择暴力,但暴力无法给人们带来永久的生存。暴力是生存的最后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人们最终选择的不是暴力,而是安全环境下的生存。也有分析家说道,“阿拉法特可以放弃暴力方式,转而投入和平协议中去,为什么哈马斯就不能有此转变呢?如果以色列能够就结束占领问题继续作出让步,各种考虑都是有发展空间的”⑾

一直将哈马斯视为“恐怖组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民主化程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那么,民主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宽容。这么多的民主国家怎么就不能接纳一个向民主政治迈进的政治派别呢?!既然美国支持以色列千方百计搞定点清除也灭除不了哈马斯,那还不如把哈马斯从“恐怖组织”的死海里拉上岸来!






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