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王选文老师 35年义务医治22000人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09-09-10 09:33:10 点击次数: 0
摘            要:  
       巴中市巴州区澌岸乡中心小学退休老教师王选文89岁的生日。这天,在老人租住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看到这些不约而至的客人,老人表示大多已不认识了。
简介:
王选文教师 35年义务医治22000人


2009-07-30 14:27:08 来源: 凤凰网 
2009年07月30日 14:15


7月11日,是巴中市巴州区澌岸乡中心小学退休老教师王选文89岁的生日。这天,在老人租住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看到这些不约而至的客人,老人表示大多已不认识了。但是,“客人”们却毫不尴尬,争先恐后地讲述起老人曾经资助自己读书的感人故事。

大半辈子

乡村教师帮扶贫孤学子

1950年,王选文从原巴中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巴中市偏远的澌岸小学教化学。1951年,王选文调至最偏远的平昌县邱家小学任教。“一次在动员学生入学的过程中,我遇见了流落街头的孤儿张富川。他当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 ‘老师,我想读书。’我见这娃娃可怜,就把他带回了学堂。”王选文回忆道,从那以后,王选文既当老师又当父亲,把张富川的吃住和自己安排在一起,并帮他交学费,教他做人,教他学文化,一直资助到他大学毕业。后来,张富川成了四川省某研究院的党委书记。

“从供养张富川读书开始,王选文老师就开始了他长达大半辈子捐助贫困学生的特殊‘使命’。他捐助的学生无数,很多人都当了公务员和教师。”澌岸小学一位老校长称,每次看到他一领到工资就你一元我5元地将工资拿给贫困孩子,而他自己则躲在宿舍里啃冷馒头。

“当我缺钱的时候,王选文老师就会悄悄地把零用钱塞到我的书中。每次一看到那些角角票,我就会哭,也暗自发誓要好好学习,报答老师的恩情。”王选文的学生、今年6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梦元感动地回忆说。

苦学医术

35年义务医治22000人

王选文不但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在当地有点名气的民间医生。

1974年,54岁的王选文在任教期间,看到农村医疗条件差,乡亲们看病难,便有了学医的想法。于是,从那时开始,他便在课余时间向一些医生讨教,买来医药书籍学习,并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药物送给乡亲们,不收取任何费用,至今从未间断。

“王选文儿孙满堂,但却在这里租住了6年。”在澌岸乡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房东老陈称,王选文老师说租住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方便给村民们看病送药品。笔者看到,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到处都放着书籍。其中一处堆放着近半米高的笔记本。笔者看到,这些笔记本上的每一张纸上都记载着他义诊的村民的相关情况,日期、名字、年龄、性别、住址、病症和用药等情况。在屋子里的一口旧箱子中,放置着不少药物,玄麦柑桔、创可贴、跌打丸……其中还不乏十多元一盒的云南白药。王选文老师给笔者解释说,从1974年至今,他义务看病、赠药的村民已达22000人。“我想再活8年,每年再治1000人,达到30000人这个整数。”老人说,他1个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基本上都给村民们买了药。

“常用的感冒药、藿香正气液、防中暑药、清凉油等都是王选文老师赠送的,他从不收一分钱。他说夏天炎热,老百姓不晓得该咋个防中暑,还教我们怎么防暑呢。”采访中,不少村民感动地说,为了感谢老人的关心和帮助,他们赠送给老人很多蔬菜。但老人却执意不要,他说“他们的生活也很不容易。”

勉励后人

写下137本读书笔记

“在和老人的谈话中,偶尔能听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这样新潮的词语从他口中蹦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王选文告诉笔者。

邻居告诉笔者,他们经过王选文老师门外时,总能看到他佝偻着身躯坐在椅子上,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书。笔者随手翻开他床上的一本书,上面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有勾划和批注。而这么多年来,老人所写的读书笔记更是多达137本,总计300余万字。这137本读书笔记也被王选文老人一一保存了下来。

老人告诉笔者,几十年来他除了坚持写读书笔记外,还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是我每日的见闻、感触,以规诫后人多做好事。”对于自己坚持写日记,王老说出了自己的初衷。他还称,在他去世后,这100多本笔记捐赠出来,留给村民。

刘先贵 魏文明

(本文来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