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外判例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0-09-13 09:52:51 点击次数: 0
摘            要:  
       13天后,代表却带着失望、不解甚至愤怒离开。此次会议不单表明了全球气候政治日趋碎片化,更将重新定义一个新的多极世界,一个没有领导的多元未来。
简介:
没有 联合国  世界是清晨还是黄昏




来自194个国家的代表和110多个国家元首于2009年12月7日齐聚哥本哈根,参与被称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的气候大会。13天后,代表却带着失望、不解甚至愤怒离开。此次会议不单表明了全球气候政治日趋碎片化,更将重新定义一个新的多极世界,一个没有领导的多元未来。

发展中国家利益分化,气候大会无疾而终

在丹麦哥本哈根谈判几近崩盘的时候,英国牛津大学举办了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会议,与会学者的观点透露一个共同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种传统的气候变化谈判阵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全球性的气候治理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哥本哈根谈判的最后时刻,虽然由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获得大会以附注方式通过,但此协定遭到了欧盟以及部分拉美、非洲和小岛屿国家的强烈反对。这表明各国在基本政治共识方面未能达成一致,全球气候政治日趋碎片化。




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分化,是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崩盘的主因。从经济方面来讲,发展中国家日益悬殊的贫富分化,导致从前诉求一致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瓦解;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来说,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在过去的20年排放量剧增,但小岛屿国家和部分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对巨大的碳排放量影响到其生存颇有微词。因此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涉及的利益非常复杂,利益多元化导致了全球谈判阵营的分裂。

新的国际游戏规则将形成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被批评为历来最失败的其中一次联合国大型会议,由于与会国争持不下,乃至最后以行政手段强行通过《哥本哈根协议》,均凸显联合国处理气候转变问题的力有不逮。有分析认为,会议失败应归咎于联合国本身的体制问题。有欧洲官员甚至预测,哥本哈根会议失败所带来的最大冲击不是气候变化本身,而是联合国的体制。

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为1992年成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根据议事规则,假如大会要达成任何协议,就必须获得193个与会国家全体同意。但事实证明,各国在经济、发展利益的前提下,根本无法达成共识,终导致大会在毫无成果下结束的尴尬局面。或许从此次谈判开始,旧的世界格局将被彻底颠覆。如果说哥本哈根会议将定义新的多极世界,那么它预示的可能是一个没有领导的多元未来。

--------------------------------------------------------------------------------

重大国际议题中,联合国逐渐边缘化

马其顿科索沃难民营里的小男孩忧郁地望着窗外。

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下士在美军基地悼念阵亡战友。

八国集团成为解决科索沃危机的主导力量

90年代中后期,面对科索沃阿族逐渐高涨的民族主义运动,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当局采取强硬武力镇压措施,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联合国一直试图调解,但收效甚微。在1999年3月23日的最后通牒时效过后,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实施空中攻击。而南联盟则以更残酷的种族净化政策作为回应,造成欧洲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

1999年5月,八国集团外长会议率先通过了有关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总原则,为解决科索沃危机定了基调,使联合国的作用黯然失色。联合国随后来才同意采取军事行动并通过了1244号决议,而这个决议仿照的是八国集团的公报。八国集团成功解决科索沃危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的权力中心不再只有联合国一个,八国集团在科索沃争端中成为与联合国平行的另一个“权力中心”。

伊拉克战争催生“后安理会”时代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萨达姆政权独裁为由,在未经联合国授权下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约一个月后,美军宣布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2007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执行绞刑。

伊拉克战争是继科索沃战争之后, 对联合国的又一次重创。从表面上看,是伊拉克危机导致了联合国的信誉危机。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联合国同样处于“靠边站”困境,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其实, 联合国问题由来已久,此次危机不过是自身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的总爆发。美国保守派专栏作家威廉•萨菲尔表示,安理会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危机“可能导致后安理会时代的到来”。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支持了这种说法:“我们正在向着一个随时变换联盟的世界前进。冷战时期为反对一个大国威胁建立的战略和机制已经不适用于对付本世纪来自恐怖主义和武器扩散造成的威胁。”

--------------------------------------------------------------------------------


联合国体系走向黄昏的四大原因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首任“欧盟总统”。

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之子卷入“石油换食品”丑闻。

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刚果东北的布尼亚联合国营地外巡视。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磋商模式效率低下

“联合国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需要安理会中的五大国的一致同意。而这五个国家本身的立场就是不一致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五常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分歧巨大,并且拥有否决权,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在关键国际争端无法作出实际行动。同时,目前安理会理事国的构成已经不能符合联合国的实际需要,不能很好的代表联合国。但安理会理事国数目的扩大,有可能导致效率的更加低下。

联合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联合国大会,但是由于联合国大会的所有成员国利益诉求分散,基本上很难达成一致。而且开会的次数也极其有限,所以联合国大会也基本上变成摆设。虽然规定了联合国大会作为联合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实际上从联合国建立以来,其主要成为小国单纯为了表达而表达的舞台。同时,安全理事会和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过大也对联合国大会的作用起到了副作用。

区域一体化部分取代联合国作用

联合国将会随着地区性组织的日渐发展而丧失统治世界的能力,而随之产生的双边协商和多边协商机制会蓬勃发展,各地区性的协商机制会渐渐分割和取代联合国的作用,从而划分为一个个小的“联合国”。随着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逐渐密切,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导致他们在决策时可以不经过联合国而统一行动。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为欧盟,其成员国之间的争端可以在欧盟体制下得以解决;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更愿意与欧盟这样的国家联盟沟通:一方面保证最多的利益相关国参与,另一方面避免到联合国进行无休止的争吵。

但需要指出的是,区域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在多边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一方面,国家个体的谈判自主性因其背后区域集团的存在而受到限制,身份的交错重叠也使单个国家面临更复杂的利益取舍,谈判立场趋于保守;另一方面,几大国家集团实力相当,一旦形成对峙,多边谈判就很容易陷入僵局。

腐败丑闻使联合国公信力下降

“石油换食品”计划始于1996年底,目的是允许伊拉克出口石油以换取粮食、药品等民用物资,缓解因联合国制裁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2004年初,媒体爆出该计划存在腐败和欺诈的丑闻:伊前总统萨达姆曾对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办公室前主任贝农•塞万以及外国政客和记者等270多人行贿,以换取他们的支持。此后,美国国会及中央情报局连续曝料,称联合国对“石油换食品”计划的管理存在漏洞,致使萨达姆从中非法渔利100多亿美元。腐败传闻甚至牵扯到了安南,据美方称,安南之子科乔工作过的一个名为科特克纳的瑞士公司是“石油换食品”计划承包商之一。有关该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腐败丑闻是联合国2004年面临的最大危机。

2007年07月,联合国维和部宣布派遣审计小组前往刚果(金),调查部分联合国维和部队成员涉嫌走私黄金的丑闻。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文件,部分来自印度的维和人员被控和刚果(金)东部的反政府武装相互勾结,走私黄金。负责维和行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马里•盖埃诺表示,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进行的初步调查表明,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人员的确存在走私黄金的嫌疑。

国际维和行动迟缓不力

联合国维和行动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52年的发展历程,曾获得1988年诺贝尔和平奖。但是,至今联合国宪章中仍没有实施维和行动的法律依据。由于维和行动不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行动,因而它的活动范围和权限取决于冲突各方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安理会对它的授权。但各大国在考虑参与维和行动时更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并不愿卷入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冲突中,这对维和行动造成消极影响。2000年5月,塞拉利昂维和人员被扣事件就是大国对联合国在塞维和行动不予重视的实例。

--------------------------------------------------------------------------------


   联合国建立的初衷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冷战以后,其标榜的“集体行动”,往往成为“集体不行动”。事实上,现今的联合国已经被大国视为鸡肋,被小国视作喊口号的舞台。联合国被边缘化,其背后反映的是大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愈发激烈,大国与小国力量对比愈发悬殊,导致协商一致原则在这个背景下显得不切实际且效率低下。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坚持协商一致的国际组织以及谈判规则,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暮年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