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外判例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0-03-16 11:00:39 点击次数: 0
摘            要:  
       大祭司和长老院早已经说服聚集的人群要求释放巴拉巴,他们于是照做了,“那么我该把耶稣怎么办呢?”人们回答说:“在十字架上钉死他!”
简介:
 耶稣的审判 钉死在十字架上

公元33年 ——

意义

对耶稣的审判对宗教和非宗教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基督徒来说,耶稣的死和他后来的复活是上帝的爱与宽恕的圣约。在西方世界里的很多地方,基督教已经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在这些地方对耶稣的审判以及处决都被世俗文明进行了多种刻画,引发的历史上的论战也给很多创造性的作品提供了灵感。



在好几年的时间里,那个叫耶稣的年轻人在朱迪亚和加利利地区游历,宣传他的新的关于上帝的国度,同时也表演他的各种“奇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犹太教的权威,尤其是当耶稣在逾越节前的礼拜日成功地来到耶路撒冷城,犹太教就变得更加不安了。最严重的打击是有一天耶稣来到神殿,他斥责那些换钱的人卖牲畜的人把把神殿变成了“强盗的巢穴,”他推翻那些桌椅,并赶走了神殿内所有买卖的人。耶稣的这种挑衅性的行为激怒了撒都该教派——犹太教的大祭司们,正是他们在控制着耶路撒冷的神殿。被耶稣打断的那些行为在犹太教的传统和法律里是完全合法的;换钱的人可以把罗马政府的货币换成锡克尔,这样犹太人就可以用来在即将到来的逾越节期间交纳神殿税,还可以用来买鸽子或其他用来祭祀的动物,犹太人最为担心的是耶稣的举动对那些痴迷于犹太教的人们的影响,由于那些教徒对耶稣在神殿的一言一行都很关注,大祭司还无法立即处置他,但撒都该是无论如何不会宽恕耶稣的挑衅行为的。

在耶稣传教的过程中,他始终对犹太教保持一种中立的甚至是敌视的态度。他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凭借他个人的权威来宣扬上帝与这个世界的新的关系。在势力强大的神职人员们看来,一个来自加利利的木匠的儿子不仅在挑战大祭司,而且竟然还敢于嘲笑犹太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的礼拜的传统。这尤其让法利赛人难以接受,他们是极为虔诚的一群犹太人,他们甚至通过研究传统的犹太法律来确定需要补充什么样的规则来维护上帝的法律的精神。在耶诉游历的早期,他就已经惹恼了法利赛人,他们的法律规定了吃饭时的姿势、洗手、禁食,在安息日工作——几乎所有宗教和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在神殿事件之前,耶稣也经常打破犹太教的各种规则:他在安息日治好生病的人,吃饭之前不洗手。更严重的是,他还宽恕人们犯下的罪行,而法利赛人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这么做。甚至还有人说他曾经使死人复活。尤其是有传言说他曾经自称是弥赛亚,一定得采取措施了。所以,在神殿事件之后,又进行了无数的讨论,负责执行犹太法律的大祭司,最高法院和长老院决定应该把耶稣关起来并对他进行审判。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祭司们花了30个硬币收买了耶稣的一个门徒——犹大,由他带领他们去抓捕耶稣。在逾越节前的一个晚上,正当耶稣在客西马尼的花园里祈祷完毕时,犹大带着几个大祭司、长老院和凡利赛人——但是没有罗马士兵——来到耶稣面前并亲吻了他。耶稣立即被抓捕了,并被带到了大祭司该亚法家里。根据犹太法律,法院不应该在夜里,或在私人家里或在逾越节期间进行审判。但耶稣正是在那天夜里接受审判的。对他的指控是,他曾声称将摧毁神殿然后再重建,还有其他的亵渎的言论。但是很不幸,该亚法无法找到确切的证人能够证明耶稣的这些行为。

然后该亚法询问耶稣:“你已经在上帝面前发誓;告诉我们你是弥赛亚吗?你是上帝的儿子吗?”

耶稣回答说:“这是你说的。但是我告诉你,从现在起你将看到上帝的儿子驾天国的彩云而来。”

该亚法听到这里非常兴奋:“他又亵渎神灵了!这还需要证人吗?你们已经听到他说了。你们怎么裁决?”
出席的大祭司和长老们说:“他该死。”清晨最高法院和长老院又召集了一次审判。有人认为根据罗马法律最高法院秘老院无权做出死刑判决;也有人认为最高法院和长老院可以对犹太人判决处死,但是不能对耶稣做出判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早晨,耶稣被带到了罗马朱迪亚的总督比拉多那里。
大祭司告诉比拉多,“我们发现这个人企图颠覆我们的国家,禁止我们向国王交税,还说他自己就是弥赛亚,说他就是上帝。”

比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上帝吗?”
“这是你说的,”耶稣又一次这样回答。比拉多又问大祭司和长老们指控的那些罪行,而耶稣对此不做任何反应。在面对权利,甚至是罗马皇帝的代表时仍是这样的勇敢,比拉多吃惊不小,甚至被吓住了。

比拉多对众人说根据罗马法律他没有理由来控诉耶稣,但是大祭司表示了反对:“他向朱利亚和加利利的人们传教来煽动他们,他就是从那里来的。”

很显然是为了推卸责任,在听说耶稣来自加利利后,比拉多将他送到希律·安提帕,也就是加利利的统治者那里,此人当时正巧在耶路撒冷。

希律曾经听说过耶稣,并很高兴能够有机会见到他,因为他很希望能够看到耶稣表演戏法——就好象看“魔术”一样。然而耶稣 拒绝回答希律的任何问题,希律和他的卫兵对耶稣嘲笑了一番,又把他送回了比拉多那里。

比拉多面对重又由他管辖的耶稣,做出了判决:“你们把这个人带来说他煽动人们信仰邪教,现在我已经在你们面前对他进行了审查,未发现他犯有任何你们所指控的罪行。希律也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罪行,所以又把他送回这里。确实,他没有任何值得判处死刑的行为。我宣布将对他进行鞭挞,然后释放他。”
然而大祭司、长老和犹太法学家却不能接受对一个严重威胁他们长时间以来建立的宗教传统和信仰的人如此宽容。

罗马的传统是在逾越节期间释放一名罪犯,所以比拉多询问那些聚在官邸前的人们说:“你们希望我释放哪一个——巴拉巴,还是拿撒勒的耶稣?”

大祭司和长老院早已经说服聚集的人群要求释放巴拉巴,他们于是照做了,“那么我该把耶稣怎么办呢?”人们回答说:“在十字架上钉死他!”

虽然看起来比拉多认定耶稣没有对罗马犯下任何罪行,但是比起正义来,他更关心的是维持耶路撒冷的稳定。由于担心如果不处死耶稣人们会暴动,比拉多勉强同意了。他拿了一个装满水的碗,在众人面前洗了手,并说:“我的手上没有粘上这个人的血;你们对自己负责吧。”

比拉多命令对耶稣进行鞭挞,这是执行死刑前的传统做法,然后把他交给罗马士兵钉死在一个叫做个个他(在拉丁文福音书中称髑髅地)上。在十字架上写着:“这就是耶稣,犹太人的君主。”罗马士兵们打赌看谁能得到耶稣的衣服,他的尸体后来被他的信徒们带走。

对耶稣的审判在当时的官方记录中找不到踪迹,但是被记录在四部福音书中——马太福音、马克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虽然在细节上他们有很多出入,但大体上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并启示了无数人。

—— 珍妮特·邦德·伍德

被告人:拿撒勒的耶稣 被指控的罪行:亵渎上帝(他自称为弥赛亚,上帝的儿子);叛国罪(即蔑视罗马教廷的权威) 主要辩护律师:无 主要控诉人:大祭司 法官:该亚法,大祭司;比拉多,罗马朱迪亚的控诉人和总督;也有记录中包括希律·安提帕,加利利地区的统治者 地点:耶路撒冷,朱迪亚 审判日期:很可能是公元33年逾越节前(现在学者推算基督纪元26年) 裁决:对罗马国家的罪行全部不成立,但犯有亵渎上帝的罪行 判决:鞭挞并钉死在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