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外判例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0-04-14 10:10:25 点击次数: 0
摘            要:  
       对以色列人来讲,这是块曾令他们梦厣的土地,浸透着他们同胞的血。以色列代表团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慕尼黑,好几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有亲人命丧于此。
简介:
1972  慕尼黑的黑九月 野史漫谈

2010-04-10 21:00:22 .


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虽说是个体育盛会,但从来没有摆脱过政治与经济的纠缠。它吸引着全球人的眼球,舞台价值不可限量。所以它不仅引来了希特勒勃列日涅夫等人作政治秀,引来了全球计以千数的赞助商,还引来了恐怖分子。



以西德而言,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是个展示新德国新形象的窗口。他们要通过这次”和平与欢乐的盛会”,向世界证明德国已经恢复为开明社会。他们要洗刷希特勒及其走狗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恐怖、痛苦的回忆,同时他们要抹去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的纳粹理论在奥运史上留下的污点。因为被赋于重任,所以此届奥运会成为历史上最盛大,耗资最多,参与国运动员最多的一次奥运会。德国人还邀请了世界各地四千多名报纸,杂志,电台记者和二千多名电视记者,见证此次体育盛会,见证西德的复兴。以色列代表团也出席了这次奥运会。当时两国尚未建交,还处于接触阶段。对以色列人来讲,这是块曾令他们梦厣的土地,浸透着他们同胞的血。以色列代表团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慕尼黑,好几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有亲人命丧于此。他们的到来,也是对洗心革面后的西德的肯定。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犹太人的血会再次洒在德国的土地上。


8月26日下午3点,奥运会开幕。第一个星期,奥运会进行得十分成功,来自不同阵营,甚至敌对两国的运动员同台竟技,相互交流,台下观众忘却了意识形态分歧,忘却了历史仇恨,共同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叫好。

绑架发生在9月5日。

因为要展示新德国的和平宽厚的形象,同时也为了避免刺激世人,引起不愉快的回忆。在奥运会执勤的保安全部不佩枪,他们的唯一武器是步话机,警察手里拿着的也只是手枪,应变措施几乎没有。大概是想让各国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奥运村管理松驰,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混入。奥运村的一角,经常有晚归的运动员翻墙而入,管理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9月5日凌晨,八名”黑九月”成员伪装成运动员的样子接近奥运村的外护栏,恰好碰到几个晚归的美国运动员准备翻墙,他们与美国人互相帮助,进入奥运村。

此前,”黑九月”行动小组的组长依沙与助手托尼多次出入奥运村,早已探得究竟。于是他们直奔以色列运动员所住的31号楼,掏出藏在衣服底下的武器,占领了其中的1号公寓和3号公寓。两个公寓共住有13名犹太人,其中两人逃脱,两人因为反抗被打死。行动小组控制了9名人质,把他们集中在1号公寓。他们向德国人提出政治要求:释放234名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员,同时释放被联邦德国拘禁的‘红色旅’领导人,时间底线是九点。当时是凌晨是五点十分。

“奥运会出现恐怖分子,以色列运动员被绑架。”这消息像炸弹,炸醒西德警界政界无数高官,一直炸到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卧室。德国外交部马上与以色列政府联系。截到五点四十分,高效率的以色列人已经查明了恐怖份子的身份。

五点三十分,德国警方倾巢出动,封锁31号楼。德国的谈判专家与行动小组组长依沙谈判,希望他们放开人质撤离奥运村,这当然是痴人说梦,依沙表示,如果到九点以色列还不放人,他就杀光所有人质。

德国人组成了前沿指挥所,汇集了联邦政府,巴伐利亚政府,德国奥委会三方面的高官。由于德国采用联邦制,中央对地方的权力不大,所以指挥所里起主导作用的是巴伐利亚政府官员,而在场的人中职位最高的是联邦政府内务部长耿什。这名实不符的情况,对制定策略增加了负面影响,也为日后的相互推诿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与以色列紧急交涉,但前景不容乐观,以色列可能拒绝释放政治犯。八点四十五,每一个人都明白九点以前不可能完成交涉了。德国谈判专家走向1号公寓,请求延长时间。勃兰特表示,如果能动用钱解决,无论多少都可以。依沙拒绝了在他看来是侮辱的用金钱解决的方案,但同意把时间推迟到十二点。

德国的官员们来不及松一口气,坏消息从波恩传来:以色列政府的紧争会议拒绝妥协,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说:“如果我们让步了,那就会有下一次同样的事情发生,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就都没有安全可言了。”以色列通知德国,一切事情由德国自行解决。这让德国人阵脚大乱。

由于缺乏反恐的意识,没有专业的反恐部队,德国人一直寄希望于和平解决,但是没想到结果与恐怖分子谈判失败,以色列方面又表示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无奈之下,德国人决定用武力,他们把行动命名为“阳光”,这时离十二点只有一刻钟了,德国人一边组织警力,一边又派谈判专家请求再次延时。

德国解释说,以色列一下子找齐所有政治犯需要时间,这是不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以色列正在努力。

依沙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他说,好吧,但是如果到下午一点还没有进展,他就处死两个人质。

但是一个小时太短了,德国内务部长耿什和巴伐利亚内务部长默科亲自找依沙谈判,要求延时,而且如果能够,他们两人愿意代替以色列人质——德国人还对和平解决抱着一丝希望。但巴勒斯坦人说:“不可能,你们对我们一点用也没有,我们只要以色列人。”但他把同意把时间延到至下午三点。

这次谈判的胜利替德国人赢得了时间。他们喘口气,在全世界范围内打电话,向美国人讨教经验,试图说服以色列让步,同时向阿拉伯众国求援。勃兰特总理结束正在召开的内阁会议,飞到慕尼黑,准备下一轮的谈判。

另一方面,以色列对德国解救人质的能力表示怀疑。梅厄夫人下令萨拉瑞特.马特科特种部队整装待命,随时准备飞往德国。马特科部队是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反恐部队。以色列人建军之前本身就是老到的恐怖分子,建国之后又没有一个月不遭袭击,久病成医,以色列的反恐能力估计在当时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但是以色列的精锐部队没能去慕尼黑一显身手,勃兰特总理拒绝了以色列的帮助,虽然德国尚未组建军专业队伍,但是德国议会认为“有能力把事情解决好。”德国人只允许以色列派部分官员一现场做观察。但是事实证明,德国警方无能透顶,政客们愚蠢的虚荣害了人质的性命,也再次把德国钉在耻辱柱上。



下午两点,恐怖分子要求食物,因为人质饿了,耿什和默科趁机再次请求延时。这次依沙火了,威胁要五分钟后处死一名人质以示警告。两分钟后,阿盟主席穆罕默德.克哈迪菲来到现场,要求依沙再给以色列一点时间,向全世界表明“巴勒斯坦不是个嗜杀的国家。”依沙最后同意延时到下午五点,但他也明白了,德国人在捣鬼。

这时一个阿拉伯大使提出了一个让三方都能下台的建议:行动小组释放以色列人质,以德国自愿者代替。然后行动小组带着德国人质去一个阿拉伯国家,两三个月后,以色列逐渐释放50名政治犯。

好几个阿拉伯国家表示愿意为此协定担保,但是依沙在请示“黑九月”高层的时候,线路发生意外,无法接通,依沙只好表示,此方案不通。

下午四点三十五分,德国人又一次要求延时。这次依沙对他们说,不要再耍他了,他要德国人一小时内替他备好两架飞机,他们要去开罗。如果一小时后以色列还不释放犯人,所有人质都将被处死。如果事情顺利,他将留下来作为人质确保他的手下释放人质,如非必要,他也不希望发生流血事件。

德国人被他的反守为攻吓了一跳,他们结结巴巴的劝说依沙改变主意,用金钱赎买,用现场的全部高官交换人质,德国人可以保证恐怖分子的绝对安全——依沙不为所动。

德国人是绝对不允许人质被带出德国的,这事关德国的荣誉。至此和平解决的大门完全关闭,“阳光”行动不得不展开。德国人说安排飞机一小时不够,要两小时,依沙同意了。

下午四点五十分左右,“阳光”行动开始。数十名便衣警察从各方位接近几31号楼,准备突袭。除了楼内的人,成千上万的人挤在奥运村里及附近观看警察的表演,这他们呐喊助威。先前说过,本届奥运会邀请了众多媒体,自从绑架发生后,恐怖事件的风头盖过了奥运会。此刻,镜头纷纷对准正蹑手蹑脚的警察,并通过卫星,把画面传送全球,让全世界人一同感受那份紧张刺激。

但是有一件事很糟糕,1号公寓里也有电视机,而且这电视机十分遗憾地开着。恐怖分子在屏幕上看见警察鬼鬼祟祟地准备突击,怒不可遏。依沙冲到前门,对着外面的警察怒吼,如果他们不立即滚蛋,他就处死两名人质。就这样,“阳光”行动还没正式展开,就灰溜溜的夭折了。

行动失败。勃兰特打电话给埃及总统萨达特,希望埃及能够成为释放人质、放走恐怖份子的中间地带,但萨达特不想惹祸上身,他把电话交给了总理阿兹扎,然后示意后者拒绝。



没有退路的德国人计划在奥运村外伏击恐怖分子,地点最好是机场,这样不会引起怀疑。但是慕尼黑机场太繁忙,不方便行动,所以地点最后定在费尔德布鲁克军用机场。这是个小型的非公用机场,地势开阔,机场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是打伏击的上佳场所。

德国人在费尔德布鲁克机场摆放了一架波音727,里面埋伏17名军官,德国人的计划如下:用两架直升机将恐怖分子与人质运到机场,恐怖分子肯定会派一到两人上波音727检查是否有埋伏,到时伪装成机组人员的军官出其不意的将其拿下。这时恐怖分子肯定会有一阵慌乱,这时埋伏在周围的狙击手趁机将他们击毙,同时地面上的警察冲上去将人质救下。

计划听起来不错,但是管理上的混乱和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可笑失误,使整个营救变成一场闹剧,结局是葬送九名人质和一名保安的性命,行动完全失败。



当时,以色列“摩萨德”的首脑扎米尔已赶到慕尼黑,他发现德国官员内部意见严重分歧,谁也不服谁,没人向他这个专家询问意见,他被当成以色列派来的监工,不受欢迎。整个计划,方案草率,思路不清,没有专业人员提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且没有一个对付意外情况的预备方案。

一切箭头指向悲剧的发生,扎米尔心里那个急啊,可是顸颟的巴伐利亚官员认为有把握完成任务。

而实际上,营求行动不仅计划不周全,还所托非人。执行行动的武装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普通警察,所用的狙击手也是此前不久特训出来的。行动在晚上进行,但不知什么原因,狙击手竟没有领到红外线瞄准仪,也没有领到避弹衣和钢盔,他们没有步话机,所以无法听从长官的命令统一调度。而且最莫名其妙的是,恐怖分子有八个,德国人却一直以为是五个,虽然一再接到正确情报,但埋伏在机场的狙击手还是只有五人。另外三个在奥运村待命的狙击手,令人无法理解的接到了解散的命令。

而仅存的五个狙击手,还被来回折腾,在机场奥运村之间疲于奔命。

这次折腾缘于高官的心血来潮。从1号公寓到直升机停放点,要经过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障碍众多,光线晦暗,特别适合放冷枪。高官们自作聪明地认为这是打伏击的好场所,所以把五名狙击手运回奥运村,他们显然小看了依沙这个专业恐怖分子。依沙提出要先查探一下路线,临起嘱咐手下,如果六分钟内他还没回来,就杀光人质。他一走进停车场,就感觉到了凶险。于是他要求德方用巴士送他们上直升机。德国人轻而易举的被打败,只有按他的意思办。



在赶往飞往机场的途中,德国耍了小花招。当时总共有三架直升机,一架坐着德国官员,另两架坐着恐怖分子与人质。载着人质和恐怖分子的直升机有意减速,另一架则加速,为的是让官员先到机场布置伏击。所以巴勒斯坦人到达机场迟了整整半小时,这半小时德国人准备得怎么样呢?一团糟。

其间还发生了一场闹剧,几乎是提前宣告了行动的失败。

闹剧的主角是埋伏在波间727上的17名军官,他们任务是行动的重要部分,行动能否顺利进行,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快速控制住前来侦察的恐怖分子,这个恐怖分子很有可能就是依沙本人。但是在这关键时刻,他们突然发现飞机的内外壁都那么薄,根本挡不住子弹,机内空间那么小,根本无处躲闪。更要人命的是,机内储存了1000加仑的燃油,恐怖分子随便一梭子弹或是一颗手榴弹,都能让所有人玩完。而他们手中的武器,只有一把手枪和17颗子弹。这是送命的任务,该不该执行?于是这17人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当然是放弃任务离开飞机。

所以当恐怖分子到达机场时,他们眼前的波音727只是一具空壳。这简直是在告恐怖分子:“注意,有伏击!”

在途中的恐怖份子对将要遇到的伏击有所预感,他们收到的指令是:“血战到底,不能白死。”直升机抵达机场,地面光线晦暗,一组探照灯射着直升机,射着客机。恐怖分子知道此刻生死攸关,警惕的握紧冲锋枪。四名德国直升机驾驶员也被扣下来做了人质。依沙和托尼向客机走去,全场的目光盯着他俩人,气氛十分紧张。

在德国一方,又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情况——直升机降落点离埋伏在那的2号狙击手太近了,为防打草惊蛇,2号狙击手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直升机的螺旋桨还有转动,形成忽明忽暗的阴影。给瞄准增加了难度,德国长官这时才想到应该给狙击手配步话机,因为现在只有身旁的3号狙击手能执行他的命令。

依沙与托尼在往回跑,显然他们已发觉中了圈套。两个狙击手先开了枪,直升机内的两名恐怖分子应声而倒,3号狙击手向依沙和托尼射击,托尼腿部中枪,依沙则跑回了直升机。双方交战,子弹满天飞。

尽管光线不足,双方都在胡乱开枪,竟也能有所收获。德国方面有一名警察被击中头部,当场死亡,恐怖分子又添一死一伤。靠直升机太近的2号狙击手差点被自己人打死,两名直升机驾驶员中了流弹,躺在地上装死。直升机内的以色列人被绑在一起,无法逃脱,只能企求上帝保佑。场面已经失控,德国人大叫“怎么办?怎么办?”

扎米尔旁观了枪战,他为德国人的无能感到震惊和愤怒,“没有周详的计划,没有充足的准备,什么都没有。”他冲上楼顶,有阿拉伯语向恐怖分子喊话,请求停火谈判,但是显然晚了。

这时只有装甲车可以打开僵局,靠近直升机解救人质。事实上一队装甲车正奉命赶来,但是令人啼笑皆非:装甲车遇上了交通阻塞,堵在路上了。因为成千上万好奇的人们驱车赶往费尔德布鲁克机场,想探个究竟。



机场内,所有人都心急如焚,“你们现在在干什么?你应该敦促你的人行动,救出人质。”扎米尔高声怒吼。

“抱歉,我无令可发。”德国警方一个高官无可奈何的回答。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缚绑的人质在枪林弹雨中赌生死,等待着还在车群中作龟爬的装甲车,无所作为。

二十三点四十五分,距战斗打响正好一小时。一支全副武装的特别突击队来到机场。但他们停在距交火点2000米的地方,然后穿过机场来到控制塔,除此之外什么也没做,因为他们的任务只是保护首长。

二十四点零一分,装甲车终于到来。恐怖分子发觉形势不利,开始屠杀人质。一名恐怖分子近距离向东边直升机内的四名人质开枪,并且炸毁了直升机。另一名恐怖分子钻进西边直升机,射死了另外五名人质。蛰伏多时的2号狙击手终于有所作为,击丝一名恐怖分子。

枪战至此接近尾声,但是还有余波。装甲车同的士兵发现2号狙击手手持冲锋枪从恐怖分子身旁窜出,以为是敌人,豪不犹豫的开了枪,把2号狙击手旁边的直升机驾驶员打成重伤,2号狙击手命大,只是臀部中枪。

二十四点三十分,又一名恐怖分被击毙,枪战结束。

机场一遍狼籍,血污满地,恐怖分子五死一伤,两人被生擒,九名人质无一生还。行动失败。这一失败狠狠掴了德国人一记耳光,使其以前为改善形象所作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但是这世界,悲剧和喜剧总是同时上演,混合起来就成了丑剧。二十三点,正是枪战正酣的时候。紧闭的机场大门外,大群大群的观众昂着翘望,却什么也没看到。这时一名男子突然大叫:“一切都好,人质被释放了!”人们以为他是哪个官员,相信了。好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二十三点三十分,德国电视台向全世界宣布:“所有的以色列人质都自由了。”

这报道来得真是及时,因为紧张了一天,所有的记者都已精疲力尽,一切也该结束了,明天还要继续报道奥运会呢。人们也像看了一场调剂生活的惊险剧,终于等到了使自己心安的大团圆结局,关上电视睡觉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在以色列,梅厄夫人和她的顾问们打开香槟喝庆祝酒。但不久,她就接到了扎米尔的电话,“...是的夫人,无一生还...我亲眼看到...”。

凌晨三点,真相泄露,坏消息以比好消息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德国官员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推脱责任,“全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错,”他们怪恐怖分子太狡猾凶残,怪以色列政府不妥协,怪埃及人不接纳,“除非恐怖分子自己出了错,人质才有可能平安获救,我们解救人质的机会为零,我们无法说服以色列政府和恐怖分子。”



以色列方面,亲眼目睹同胞惨死的扎米尔回国后,马上组建复仇小组,名称为“上帝的恼怒”,对“黑九月”组织高层和慕尼黑事件有关的人进行报复性恐怖袭击。他们出动军队袭击巴勒斯坦难民营,派特工全世界追踪暗杀。在一串串暴力袭击之后,死去的巴勒斯坦人数量远远超过了以色列人。至此,这场斗争已无关正义,只与仇恨相连。

对巴勒斯坦而言,慕尼黑事件是次成功的行动,它以极小的成本取得了丰厚的收益,它甚至改变了以巴格局。巴解组织以这种血腥的方式引起了世人对中东问题的关注。1972年以前,世人只知以色列。1972年,世人惊觉巴勒斯坦,惊觉阿拉法特,因为以色列过分的血腥报复,世人的同情纷纷转向巴勒斯坦。到20世纪70年代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和世界上8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以色列才72个。这里面,有恐怖分子的功劳,所以在他们在家乡视为英雄。

在慕尼黑事件中幸存的三名恐怖分子,在德国接受治疗后被关押在德国监狱。1972年10月29日,两个巴勒斯坦人劫持了一架德国飞机,要求德国释放这三名恐怖分子。德国人正愁没机会扔掉这个烫手山芋,此刻正好就坡下驴。

三人很快回到了家乡,受到了英雄级别的接待。他们逃过了牢狱之灾,但是逃不过“摩萨德”的子弹。他们中的两人,穆罕默德.色菲德和阿德南.阿尔盖谢,先后被以色列特工暗杀。生存至今的杰姆.阿尔盖谢为了躲避死亡,不得不隐姓埋名,过着流亡的生活。

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多年来德国政府一直隐藏着慕尼黑事件的相关资料。经过受害者家属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德国政府终于在1992年,也就是事件发生的整整二十年后,公开了部分资料。这些资料暴露了德国人在处理此事时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消极和无能。据弹道报告分析,有两名以色列直接死于德国人的乱枪,另有一名运动员死于直升机起火引起的窒息,而德国人完全有机会扑灭大火。

悲愤的以色列人状告德国政府,官司至今没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