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程国兴主编 青年科学真假孙悟空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0-07-28 09:02:55 点击次数: 0
摘            要:  
       刘老师在网上发现了一家名为《青年科学》杂志的征稿启事,启事介绍该杂志由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ASP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简介:
程国兴主编  青年科学真假孙悟空

——教师为评职称被骗购买"山寨"杂志论文版面

2010-07-28 04:4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中国青年报7月28日报道 如果不是因为评职称的事“泡汤”了,在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职的刘老师也许永远都不知道他的论文竟然投到了一本“山寨”杂志上。

今年年初,刘老师花了700元在互联网上联系一本杂志进行投稿,然而在学校职称评定过程中,论文却被认定无效,因为该杂志是非法刊物。

花钱买版面遭遇“克隆”期刊

因为评定职称需要发表专业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有一定难度,刘老师于是决定花钱买版面。今年3月,刘老师在网上发现了一家名为《青年科学》杂志的征稿启事,启事介绍该杂志由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ASP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刘老师寄去了一篇论文和700元版面费,两个月后,刘老师收到了样刊。他赶紧把杂志提交到学校职称评定考核组,然而审核结果却令刘老师大吃一惊,发表他论文的杂志竟是一本非法刊物。对比了真正的《青年科学》杂志和自己手中的“赝品”后,刘老师才意识到被骗了。

“他手上的那本杂志是假的,是‘克隆我们的杂志,刊名、刊号、出版单位、发行单位和我们一模一样。我们杂志是公益性非盈利性质的,从来不在网上登广告征稿赚钱。”《青年科学》杂志主编程国兴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他就不断接到发稿咨询电话。程国兴调查后发现,“克隆版”《青年科学》杂志正在网上疯狂敛财。之后,《青年科学》曾连续在杂志、网络上发表相关声明,以使冒用者能有所收敛,但收效甚微。不久之后,“克隆”杂志竟然也将“声明”放在重要位置。

“我试图联系这家假杂志的负责人,可是两年来根本抓不到人,起诉都不知道找谁去。”程国兴说,“假杂志联系人十分警惕,只留QQ号,不留电话和地址,根本找不到人。”

记者在百度里输入“青年科学投稿”,搜到近200万条信息,很多都是明码标价,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为500元至1000元不等,而且,“克隆版”《青年科学》杂志的征稿人遍布全国各地。记者通过QQ试图联系该非法杂志负责人,但他们一直很谨慎,拒绝提供除QQ以外的任何联系方式。“只能用QQ联系,论文和地址发到邮箱,钱打到卡上,发稿后会把刊物寄给你。”对方回复记者说。

“克隆”杂志堂而皇之登上知网

一位知情者称,现在有些权威的期刊网站也被非法杂志蒙骗,被动地成为这些“克隆”杂志的“护身符”。

被骗的刘老师告诉记者,付款之前,他特意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核实之后,才决定给这本杂志投稿。记者从2009年第四期“克隆版”《青年科学》杂志找出几篇论文,检索后发现,中国知网已经刊发。

“采用非法期刊的论文,不仅对读者不负责任,也会严重影响网站的信誉,所以我们选刊一直都很谨慎。”中国知网编辑张国枫告诉记者,中国知网选择刊物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要审核刊号、刊物资质、出版发行单位并签订协议。

“以前曾经有过非法期刊盗用正规杂志编辑部公章和新闻出版总署文件协议的情况,给网站信誉造成了影响。”张国枫表示,中国知网将立即核查“克隆版”《青年科学》的资质,如果确实是非法刊物,会立即撤稿,并追究法律责任。

“只上‘知网查,还远远不够,识别克隆杂志需要练成‘火眼金睛,狠做一番‘功课,同时还要多角度多渠道交叉验证。”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表示,查验杂志真伪应该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网站进行鉴别,如果输入的杂志刊号在出版总署的网站上找不到,或找到的是另一种刊物,则说明该刊物存在问题。

在张思宁看来,“拿钱发稿,来稿就登,期刊出版时间不确定,什么时候论文凑够了数才能出一期”是“克隆”期刊的最大特点,这类期刊没有严格的审稿程序,版面费的多少视文章的长短而定,多则上千元,少则几百元,且内容繁杂,版面混乱,文章杂乱无序,不符合正式期刊在内容编排方面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此外,“克隆”杂志的社址、编辑部地址、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一般是分离的,而正规刊物的出版、编辑、发行单位地址和刊物上登记的地址是一致的。

“只要学校查不出来,假的期刊我也投”

在程国兴看来,职称考核机制是催生“克隆”杂志的土壤。有些人为了评职称,明知道期刊是假的也心甘情愿地投稿。

“只要学校查不出来,论文能用得上,我就不会追究,假的期刊我也投。”被骗的刘老师告诉记者。


程国兴认为,评职称可以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为什么非要一两篇论文呢?如果从源头上下工夫,评职称不用论文,杂志也就没了伪造的空间。

针对如何规范学术期刊市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曾表示,“对于学术期刊的净化,目前新闻出版总署所能做的就是打击没有刊号的非法期刊。净化学术期刊需要社会综合治理,首先要解决导致发论文需求的根源,假如教育、医疗、科研部门都取消了对教师、学生、从业人员发论文的要求,谁还非得掏几千元去发论文?那些质量低劣的杂志如果没有稿源了,不用治理,它们就会退出市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