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左宗棠 月在天上梦不断新疆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1-05-27 08:31:03 点击次数: 0
摘            要: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光绪五年(1879),杨昌濬写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清军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也高度赞扬了这一壮举的最高统帅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
简介:
左宗棠  月在天上梦不断新疆 

2011-05-26 09:25:44  .

提起西域新疆,不能不说到晚清的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林则徐,林则徐敲响警惕沙俄侵略的警钟;一个是左宗棠,他收复了1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新疆地处在地处中亚东部,与中亚和印度接壤,是英、俄两国都试图通过控制新疆来争霸中亚。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国殖民政府拉拢和控制中亚浩罕汗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军事头目阿古柏,煽动和支持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南部,建立“哲德莎尔”伪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阿古柏占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160万平方公里。

这时的清政府忙于镇压内地太平天国起义,晚清王朝不断衰败,分身无术,无暇西顾。俄国于1871年直接出兵侵占了伊犁。不止英国秃鹫、俄国熊贪婪侵占着中国的领土,与此同时,中国东南、西南和南部边疆也面临列强侵略威胁,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左宗棠这位血性硬骨头汉子义愤填膺,哪能忍受这个欺辱,他上书请求清政府出兵收复新疆。朝堂上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张,并不是得到一直响应的。

同治十三年(1874)五月,日本入侵台湾,当时东南沿海防务十分紧张,清政没有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以“海防”重于“塞防”持反对意见,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他是收复新疆的主要障碍。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义愤填膺,他上了一道约五千言的奏折,详细论述了收复新疆的必要性。他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左宗棠还说:“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

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强硬主张,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首肯。老佛爷表态了,这事就好办了。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采纳出兵收复新疆的主张,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3岁,该是解甲归田、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作为军事统帅,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投入一场拯救新疆山河的伟大战争。

其实,早在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在临终前与左宗棠有过一次深谈,林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林则徐对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林则徐还亲自手书写给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后左宗棠一直以这一名句勉励自己,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林则徐绝对是左宗棠的“人生一知己”。左宗棠在给家人的信中抒发了这样的抱负:“天下事总要有人干,国家不可无陕甘、陕甘不可无总督,一介书生,数年任兼折,岂可避难就易哉!”双方战略部署为收复新疆,左宗棠用了近一年时间从事战前准备。他选择了一直跟随他的刘锦棠、张曜、金云昌、徐占彪、易开俊、董福祥等能征惯战得力之将;采用精兵战略、淘汰冗杂,严明纪律、严格训练;再是配备新式武器,采购德国新式后膛大炮、开花小炮、快响枪、来福枪等装备;第四准备粮饷,经清政府同意从各省借调粮饷,从外地购粮;第五在哈密修水渠屯田;第六针对进疆路途遥远,沿途广设粮运台站,官民结合、节节转运。左宗棠根据新疆地理特点及敌情,制定了“先北后南” 、“缓进速决”的战略部署。“缓进”为后勤,“速”为决战。左宗棠“缓进速决”的战略战策,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作战方针。

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收到了克敌制胜的效果。其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所谓“缓进”,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军饷。因为新疆偏远辽阔,作战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因此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好后勤保障准备,而且面对艰苦的条件,必须对部队进行整编,不愿去的可以发路费回家,以确保出塞之师的斗志和士气。面对经费不足,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所谓“速决”,实在是因为清政府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否则将为战争所累。左宗棠还命西征军前锋部队驻军哈密并兴修水利、屯田积谷。经过努力,屯田积粮成绩巨大,基本上可以解决该部半年军粮所需。为了对付阿古柏匪徒的洋枪洋炮,左宗棠从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先进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经过一段时间扩充军备,生产了许多西方先进武器,已有了一批威力较强的轻重武器。可以说这时左宗棠的部队火器占的比重相当大,已经是接近近代军队。

为做到“知己知彼”,左宗棠认真研究作战对手,重视敌情的搜集和分析。他曾多次派人出关了解阿古柏窃据新疆的来龙去脉及当前状况。他还通过在上海筹办军需的胡雪岩了解各国动向,收集外交情报,以配合军事行动。为了利用英、俄矛盾,集中力量消灭阿古柏政权,左宗棠主张暂不涉及伊犁问题,避免两个拳头打人,分散力量。英国人包罗杰评论说:“这支在东土耳其斯坦的中国军队,完全不同于所有以前在中亚的中国军队,它基本上近似一个欧洲强国的军队。”光绪二年(1876)春天。左宗棠兰州总督府响起了三声炮响,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从甘肃省城兰州移驻肃州(今酒泉)。

为表示一定要收回领土的决心,左宗棠用兵车运着自己的棺木,誓与侵略者决一死战。首战收复北疆根据既定战略部署,左宗棠令刘锦棠率所部湘军分批潜出嘉峪关,经哈密前往巴里坤,会合金顺所部先攻取北路;左宗棠命张曜部固守哈密,防敌由吐鲁番东犯。阿古柏得悉清军西进,即由阿克苏赶至托克逊部署防御:以白彦虎(原陕西回民起义军首领,投敌)、马人得(原新疆封建割据集团头目,投敌)等率部分别把守乌鲁木齐等北疆要地,阻击清军;以一部兵力防守胜金台、辟展(今鄯善)一线;主力2万余人分守达坂、吐鲁番、托克逊,成犄角之势。8月上旬,刘锦棠、金顺二部清军从阜康出发,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避开大道,走敌虽严密防守但水源充足的小道,出其不意扫清敌外围据点后,用大炮轰塌城墙,从缺口冲入城内,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乘胜收复乌鲁木齐。

随后,左宗棠命刘锦棠其部驻守乌鲁木齐,防止阿古柏军北犯,并继续清剿山中残敌;命金顺挥军西进。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北城之敌闻风溃逃。9月初,金顺部开始攻玛纳斯南城,刘锦棠、伊犁将军荣全先后增援会攻,于11月6日占领该城。至此,阿古柏军占领天山北路之地,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清军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望风投命”,“各城阿奇木、阿浑、玉子巴什携酒酪,献牛羊,络绎道左”。左宗棠是只雄狮。一头狮子领着的即使是一群羊,个个也能成为狮子。左宗棠的心中只有民族的荣誉,他只考虑要将侵略者赶出去,什么“兵疲、饷绌、粮乏、运艰”这些都不是问题,困不住那颗为国而战的雄心。

挺进南疆1877年4月,左宗棠指挥清军三路并进:刘锦棠部自乌鲁木齐南下准备进攻达坂;张曜部自哈密西进;至盐池与张曜部会师,合攻辟展、吐鲁番。刘锦棠部奇袭包围达坂,19日破城,毙俘敌3000余人。随即分兵一部助攻吐鲁番,主力直捣托克逊,逼迫守敌海古拉(阿古柏次子)于4月下旬弃城西逃。与此同时,张、徐二部清军连克辟展、胜金台等地,吐鲁番守敌白彦虎望风西窜,马人得率部投降。至此,南疆门户被打开,阿古柏的大势已去。5月下旬于阿古柏气急暴病而死,海古拉携其父尸西遁。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在库车杀其弟海古拉,后于喀什噶尔(今喀什)称王,企图在英俄庇护下负隅顽抗。1877秋,左宗棠决心尽复南疆,遂以刘锦棠部为敢死军,以张曜部为后备军且战且防,相继长驱西进。南疆各族人民由于久受阿古柏的荼毒,早就不甘欺辱有抗争之心,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清军作战。左宗棠的大军所到之处,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各族人民纷纷献粮献马,运送粮草,充当向导,传递情报。

10 月,刘锦棠部以破竹之势,驰骋2000余里,收复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南疆东四城。西四城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和阗(今和田)、喀什噶尔之敌益形孤立,内部分崩离析,已降敌的前喀什噶尔守备何步云亦乘机反正。刘锦棠闻讯,立即挥军分路前进,于12月中下旬连克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伯克·胡里、白彦虎等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清军攻克和阗。

至此,整个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全部收复。被英国人称为“在克什米尔以北土地上所树立的英雄”的阿古柏随风飘散。清军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肢解和侵吞中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沙俄迫于阿古柏的失败,左宗棠正积极部署进军伊犁的形势,同意与清政府举行谈判。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问题上态度坚决而强硬,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从而使新疆各族人民免遭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经反复交涉,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羸弱的清朝居然使沙俄将吞下去的中国领土又吐出来,这在近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长治久安收回新疆后,左宗棠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没有撂下挑子甩给他人自己不管了。他的心思立即转到了如何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上面。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遏制俄、英(特别是俄国)的蚕食。

当战争仍在进行时,每收复一城,他就派专人前往办理善后。一俟战争结束,即着手召集流亡,兴修水利,恢复生产,改革税制,仅仅两年时间就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收复失地过程中,左宗棠就设立善后局,重建地方秩序,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各地善后局在安置难民、招民垦荒时,招抚当地流散人员,给予土地耕种,还从内地招募人,收留清军中老弱士卒,鼓励地方军队中有妻室者解甲归田。务农人员的增加和内地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新的水利工程。荒地开垦为良田,戈壁变成了绿洲,给新疆各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带来了活力。新疆各族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这些举措为稳定局势、恢复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左宗棠还对新疆前景做出通盘筹划。收复新疆以后,左宗棠正式上书清廷,建议设立新疆行省,一再提出要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度的主张。

《阿古柏伯克传》的作者包罗杰说:“中国收复新疆,毫无疑义,是一件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后记回首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用屈辱写成的历史,数不尽的割地赔款和丧权辱国,新疆——六分之一的国土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成晚清腐败政治中唯一的亮点,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左宗棠借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的序列。一个英国外交官评论说:“中国已迫使俄国做出了它从未做过的事:把业已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了。”

从贪婪成性的沙俄嘴里挖出部分“猎物”,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谁能保我疆土,惟有左大将军!”梁启超先生说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左宗棠至今仍享有的崇高威望,这也是他为后人缅怀的主要原因。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他完成了林公交给他的历史使命。在左宗棠的心中他一直以林则徐的继承者自居,他在林公祠撰写了一幅对联表露了他的心声:“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光绪五年(1879),杨昌濬写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清军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也高度赞扬了这一壮举的最高统帅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此诗载入史册,永久流传。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西域的诸多城市看到左公当年栽下的杨树、柳树,这些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百年老树在诉说着那段历史,还将永久地诉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