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樊高瑞摄影师 不堪回首都在镜头中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13-07-05 19:57:29 点击次数: 0
摘            要:  
       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灾民们大量食用树皮、衣服、草、泥土等有机物充饥,导致疾病频发;逃亡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因拥挤、踩踏、从车上摔下或被火车轧过而死者不可计数。
简介:
樊高瑞摄影师  不堪回首都在镜头中

——1942-1944河南

2013-07-05 11:11:30

饥荒中的孩童

2012年,冯小刚的电影《温故一九四二》,使70年前惨烈的大饥荒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引来一片唏嘘。如今,电影已经下线,70周年纪念日也已经过去,那么,“创可贴”又可以再次盖上了吗?

如果要真正地缅怀历史,就必须以行动对抗遗忘的惯性。2013年,大乾艺术机构联络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搜集了时任英国《泰晤士报》摄影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临终捐赠的作品——在1942年底至1943年春前往河南灾区途中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将它们送回灾难发生的原点——河南博物院展出,这是这些珍贵的影像首次完整地在中国发布,展览的同时经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授权,河南博物院还将此批照片做永久收藏,并同期推出《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中原大灾难纪实影像》一书,以期将这段历史更加清晰、直接、不加粉饰地钩沉出来。

推着独轮车运走饿毙尸体的男人,那个时候见怪不怪

饥荒受灾者瘫倒在地上,嘴里衔着草根

观看这一幅幅照片,最戳人心底的不仅是触目惊心的场景。福尔曼拍摄的大部分对象都是直面镜头的,与我们想象中的呻吟、哀嚎、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不同,他们脸上最多见的表情竟是漠然、麻木和无奈,一种被天灾人祸彻底击垮后的集体不知所措。“显然,当一具有机躯体没有足够的原料支撑时,愤怒也会如干瘪的气球,而他们本又是习惯于逆来顺受的纯朴农民,只懂得靠节俭来攻克难关”,这正是当时赴灾区前线的前锋报社记者流萤在《喑哑的呼声》里写的:“从三顿到两顿到一顿,从谷皮到草根到肥料……他们曾经挣扎过,宰杀了他们平日爱如生命的鸡犬,宰杀了他们相依为命的耕牛,卖掉他们的锄头、破袄,然后卖出他们的土地,最后摘下他们的心头肉——卖了儿女,卖了老婆。然而,结局还是被死亡衔去。”

卖儿鬻女,各不相顾,这还不算是最残忍的。古书中描述的“饿殍载道”、“人相食之”的炼狱场景就出现在了1940年代的河南。时任《时代》周刊驻中国特派记者的白修德在多篇报道中反复提到一个案例:有位年轻的母亲被指控把婴孩活煮了吃,但她分辩说是孩子先死了,才拿来烹煮的。冰心在《母爱》里,说天下的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长、宽、厚,然而在1942年,饥饿把人性都饿得疲惫了。当切断的铁轨和瓦砾向远方延伸,窑洞里伸出一只只朝天空索要食物的干枯的手,整个中原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坟场,漫游着一个个面目模糊的鬼魂。

满目疮痍,疮痍在眼。当我们懂得这眼神中的含义时,我们也会更多地用头脑,而不再仅仅用情感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饥荒区的中年妇女

逃荒要饭的老人

外婆和母亲正在剥榆树树皮当食物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省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粮食大部分绝收。大旱过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时任美国《时代》周刊驻中国特派记者白修德在河南大饥荒的报道中估算,有超过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逃亡到陕西、甘肃以及其他西部省份。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灾民们大量食用树皮、衣服、草、泥土等有机物充饥,导致疾病频发;逃亡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因拥挤、踩踏、从车上摔下或被火车轧过而死者不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