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国判例
兴隆塔 在鬼吹灯后显现佛门珍宝
案       由: 审理法院:
发布时间: 2009-11-25 11:34:00 点击次数: 0
摘            要:  
       盗墓者受到畅销书《鬼吹灯》的启发,在夜半云遮的寒夜,打地道进入兴隆塔地下,发现价值连城的佛门珍宝——
简介:
兴隆塔  在鬼吹灯后显现佛门珍宝 

盗墓者受到畅销书《鬼吹灯》的启发,在夜半云遮的寒夜,打地道进入兴隆塔地下,发现价值连城的佛门珍宝——

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兖州,自古以来一直就是兵家必争要地。战争频繁使得这座城市地面的文物所剩无几,大多埋藏于地下。一起盗掘案的破获,让位于兖州市内的兴隆塔地宫,在1000多年后得以示人。



刚踏进地宫北甬道的台阶,带着湿气的暖流扑面而来,这仅仅走下了三级台阶,就和地面零下3℃的气温形成了明显差异。地宫北甬道入口在塔基北侧正中,距地面约2米,开口为长方形竖井,内设7级踏步,沿阶梯而下,进入长6米的地宫甬道,甬道内有4道封堵砖墙。兴隆塔的地宫面积不小,平面为正方形,边长2.25米,高约3.1米。地宫顶部为叠涩顶,设有16排砖雕斗拱。在两个斗拱间有一处明显的盗洞,直径约为40厘米左右,现在已经被封死,盗洞只能容一身材瘦小的人勉强进出……

一起地宫盗掘案

今年8月初,山东烟台传来消息,说当地有人贩卖文物,据传这些文物可能来自兖州的兴隆塔下。然而,兴隆塔四周并没有任何被盗迹象,而且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兖州地方史志上并没有兴隆塔地宫藏宝的记载。

几日后,消息再次传来,8月5日嫌疑人将在烟台进行交易。济宁、兖州两地警方根据线索联手出击,分别赶赴河北廊坊市大城县和山东烟台市。8月7日,专案组将主要涉案嫌疑人崔廷(化名)在河北大城县抓获,并将文物追缴。同一天,在烟台市准备交易的嫌疑人姜松(化名)等人也被抓获。“2007年,姜松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津蓟县白塔寺地宫文物被盗的专题片后,受到启发,于是在网上搜索古塔的资料,最后选定我们的兴隆塔为作案目标。”兖州市博物馆馆长史建强对本刊记者说。

盗掘者所选中的这座兴隆塔位于兖州市博物馆院内,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是隋代全国第二批建的53座舍利塔之一,重修于宋,因兴隆寺而得名。寺早已毁坏,唯塔存留至今。目前所看到的兴隆塔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时兴建,距今已近千年。这座古塔为砖木结构,造型奇异,共13层,高54米,为八角楼阁式空芯砖塔,砖叠涩檐,有简单斗拱,体量大。下部7层规格与同类砖塔近似,层层设台阶踏步,层间设回廊,形成2米宽的阳台,台周设有石雕栏杆。上6层急剧缩小,形成“塔上塔”,为全国罕见。

盗掘活动是从2007年底开始的,姜松与当时在烟台打工的崔廷相识,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一个出资一个出技术,在兖州市兴隆塔北侧围墙外的农贸市场租了间门面房,又雇用了3个帮工采取挖地道的方式。当年天津白塔寺被盗,就是犯罪分子在白塔寺附近租赁了蓟县城关镇西南隅一套平房,采用从房内打洞挖地道的方式,钻到白塔寺底,打开地宫洗劫大量辽代文物。

“整个盗掘方式和过程与白塔寺一案如出一辙。这些犯罪嫌疑人先是在出租房内打开了一个1米左右直径的洞口,由此垂直向下打了4米多深,然后再从这个垂直洞开始横向打一条40多米长的隧道,直接通到兖州博物馆院内的兴隆塔塔基处。塔基本身厚度是6米,他们便把砖一块块拆下来,穿透塔基进入地宫。”一直跟随此案的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告诉本刊记者。

据农贸市场里的一些小贩回忆,当时这些盗掘者以卖海鲜来掩盖身份,大部分时间是将房门紧锁,里面虽有不小响动,可大家谁也没往盗墓这一层想,也就没在意。大概过了几个月,屋里没有了声响。据王永波介绍:“盗窃塔基地宫是近年文物犯罪案件的一个新动向,与通常的野外古墓被盗案不同,盗窃分子通常采用极为隐蔽的作案手段。兴隆塔的盗掘分子开挖隧道可以说不计工本,采用手铲而不用镐头挖土以减轻震动,隐蔽外运坑土等手段,以至于作案过程长达3个多月而没有被发现。”

“现在这个案子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所以不便多谈。他们(姜松、崔廷)不仅有这个案子在身,还牵出了其他一些盗窃文物的案子,正在审理。两个主犯都是有前科的,而且他们的家人中,就有因为盗墓而被判刑20年的。他们很有盗掘经验,挖掘的时间选择在了冬天,这样地面结冻,土质比较硬,而且隧道面积不大,只能容下身材极为瘦小的人进出,这样才不易塌方。”兖州博物馆馆长史建强告诉本刊记者。

所幸的是,盗走文物全部追回。5名犯罪嫌疑人4人被捕,1人在逃。

地宫里的文物

“我记得很清楚,8月7日那天我们在兖州市公安局等着,一直到22点多,这些文物才从烟台运回来。”兖州文物局局长仇立彬和兖州博物馆馆长史建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追回的文物有鎏金银棺、金瓶、琉璃瓶、佛牙、舍利和金属铸币等。”

银棺通体鎏金,长47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四周设有围栏。银棺左右两侧为释迦牟尼涅场景,四周为众弟子护法场面,神情各异,其余部位有佛、弟子、菩萨等。虽然左右两侧表现的主题一样,但在人物造型、衣饰、神态方面却完全不同。金瓶是装舍利的容器,通高13厘米,呈瓜棱状,盖顶端坐一尊弟子像,内盛舍利48颗。

据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向本刊记者介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地宫一般不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但案发后为了解兴隆塔地宫结构和受损程度,弄清地宫文物埋藏情况,山东省文物局开始对兴隆塔进行抢救性挖掘。“打开北甬道进入地宫后,我们发现一块唐代咸通年间的墓志铭和长方形莲花基座及石函,都有明显挪动过的痕迹。墓志铭提首文字为‘唐故太原郭府君合墓志铭并序’,所记载系谱十分清晰。在墓志铭的下方一口直径26厘米、深约170厘米的水井,东侧墙壁处有‘安葬舍利’纪事碑。”史建强曾第一时间进入到地宫。

石函是安葬佛陀舍利的最外层石棺,由莲花基座、石函、函盖组成。石函四周和顶盖雕刻有人物图案和花纹,石函的左右两侧刻画佛教的护法及弟子形象,并有“梵王众”、“帝释众”、“天王众”、“波旬众”、“比丘众”、“诸王众”等榜题铭文。前后两侧分别为菩萨和天王形象,函盖为龙、牡丹和金翅鸟形象。石函上的图案从绘画风格来看,延续唐代吴道子画派风格,笔法婉转,线条细密,画风飘逸。经鉴定,地宫出土的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3件为一级文物,“安葬舍利”碑、琉璃瓶等2件为三级文物。

据参与此次挖掘的山东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肖贵田向本刊记者介绍:“舍利宝函是为瘗埋佛骨舍利的成套容器,肇始于北魏佛教兴盛时期,发展于隋,全盛于唐。佛骨舍利,在佛教发祥地天竺是用罂坛盛放。佛教东渐中国,北魏、隋唐时期采取建塔瘗埋佛舍利的习俗。盛唐以后,瘗埋舍利的习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在佛塔之下构建地宫。皇室异常重视,按照中国传统的墓葬礼仪进行舍利容器的设计,逐渐形成了地宫、石函、金棺银椁等特点。唐代皇家对瘗埋佛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正因为如此奢华靡费,才有了韩愈谏迎佛骨而遭贬谪的历史典故。到了宋代,因为皇家笃信儒家思想,对佛教的重视程度降低,而且宋代崇尚俭约,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的宋代舍利塔基足有10余处,但舍利宝函除头层石函外,内里都没有使用金银这样的贵重材料。”

“安葬舍利”纪事碑则为出土的所有文物及塔和地宫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经过给出了最好的回答。这块安葬舍利碑长86厘米、宽75厘米,刻字32行,石碑第一列刻有“中书门下牒兖州”,全文800余字,这就是当时的行政公文,是北宋中书省(相府)对兖州地方报告的批复。碑文中提到,兴隆塔是为了供奉佛顶骨真身舍利而建的,真身舍利是当时于阗国一位叫正光的大师不远万里从佛国古印度取来的。正光大师取回舍利后,一直希望建塔供奉,但未能如愿,云游至兖州时年事已高,请求皇帝批准给予剃度僧人名额,安置住持,教化民众,兴造宝塔,安葬舍利。后来因光正大师年老,终没有完成造塔心愿。直到嘉祐八年才由主讲经僧法语,起造佛塔供养。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说:“从碑文的记载,可以知道当时寺院下设的28个僧院,参加起塔供养缘会的主僧达40余人,寺院僧众多达万人,规模庞大。表明兴隆寺为宋代一处较大规模寺院。”

此次兴隆塔发现的舍利数量众多,这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也是十分罕见,而佛顶骨真身舍利存在的最直接证据,就是这块碑文的记载。从顶骨真身舍利的寓意来说,是最有智慧头脑的象征,是佛真身舍利中最为宝贵的,但此次出土的舍利众多,在金瓶内多达48粒,而石函内的舍利更是无法计数,究竟哪块才是佛顶骨真身舍利?王永波表示,这需要进一步考证之后才会有结果。但也有专家指出,佛顶骨真身舍利埋入兴隆塔地宫,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而且宋代全国范围内寺庙众多,建塔就是为了供奉舍利,佛骨舍利更是众多寺院梦寐以求的圣物,它的存在直接关乎寺院的香火和等级,因此佛顶骨真身舍利是否真的埋在兴隆塔地宫,还是一个值得考证的问题。

兖州与兴隆塔

就在山东省考古所对地宫进行调查勘测和维修加固的过程中,又在兴隆塔北侧约6米处发现了一座外边长约1.8米的八角形小塔基。最高处保存6层砖墙,内墙边长1.1米,八角各有一完整的基础石块。塔心上层保留少部分铺地砖,下部为夯土层,在土层中发现1件珍贵的力士头像。其他还有明代青釉瓷碗、唐代墓志铭、小型陶质佛像等10余件。

兖州文物局局长仇立彬告诉本刊记者:“就整个山东地区看,青州的龙兴寺、济南的灵岩寺、汶上的宝相寺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寺院,如此众多的名刹集中在山东,说明了唐宋时期山东佛教文化的昌盛。兖州自北朝起,隋、唐、宋、明、清一直被视为佛教兴盛之地。据文献记载,北朝时期,兖州有一个瑕丘尼寺,在全国较为有名。隋代兖州有普乐寺,皇帝下令兴建舍利宝塔。”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尚书·禹贡》记载:禹根据地理概况,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大的区域,兖州为其一,距今已有4000余年。由于兖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因此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战略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三国时期曹操曾长期屯兵于兖州。

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可是兖州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过,一直是郡、州、府的所在地。兖州现有古代遗址200余处,是全国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保存最系统、完整的地区之一。明代,这里作为鲁王封地,曾耗费15年时间修筑王府。据《明实录》记载,从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起,“建鲁王宫殿于兖州”。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开国元勋韩国公李善长,朱檀的母舅武定侯郭英,都曾亲自参与主持此项工程。兖州皇城的规制仿京城皇宫,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四座城门,三座大殿,后宫、御花园一应俱全,有房800多间。明《兖州府志》说:“鲁府宫闱城阙,备极宏敞、埒如禁苑。”

只是由于兖州一直以来过于备受重视,因此每次战争都要遭受一次劫难。兴隆塔在历史的烟云中也是几经涂炭,不过却每每在战火消退后的盛世年代,屡屡重获新生,唐、宋、明、清都曾对其加以重点修葺。据《寰宇访碑录》中记载,唐玄宗年间之《僧九定造像记》石上曾有修塔工匠的名字,如“大匠赵守忠,造浮屠匠苏则”。此石及府志所记开皇刻石都已不存,现在塔上最早的刻石是北宋嘉祐八年三月的一件题名,有“社人张元妻郭氏计家二十口”等,为重建之最早可靠佐证。罗哲文的《中国古塔》中亦著录有此塔:“按现有实物推断,塔应是宋代遗物。”塔上又有清代碑刻多块,如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五年、三十九年、五十九年均有题刻(五、六层上)。而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康熙七年(1668)大地震,兴隆寺塔毁。塔毁20多年后才开始修葺,至康熙末年竣工,前后历时30年之久。其在原址重修,地宫、塔基沿袭不动殊有可能,仁寿舍利及北宋瘗藏或仍保存。

“最为幸运的是,1948年夏,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为配合豫东战役,发起了津浦路中段(济南—徐州)攻势作战,于是著名的兖州战役打响。兖州处在济南与徐州之间,必须拿下兖州,才能使我军打通山东腹地与鲁西南的联系。当时兴隆塔是整个兖州最高的建筑物,站在塔顶能看到整个兖州城,国民党便以此为哨塔。当时解放军向兴隆塔扔出了三枚炸弹,一枚打偏,一枚击中塔身,还有一枚是哑弹,落入塔内没有爆炸,到1985年重新修缮时才取出这个炮弹。当时加固的时候还差10厘米就能触到地宫的地基,就差这么一点就没往下挖,直到现在。”兖州文物局局长仇立彬说起这段历史的时候尤为感触,因为当时加固兴隆塔和取出那枚炮弹时他都在现场。

“这一次,我们在兴隆塔周圈数公里的范围内都做了勘测,发掘中找到隋唐时代的文化层,出土大量的建筑物构件,如瓦当、瓦、砖等,甚至还有北朝时期的残瓷片。其中宋代地层深厚,发现了大量宋代砖瓦和瓷片,以此证明,这里在宋代有规模宏大的寺院,而且寺院活动应该极为兴盛。在明清时代的地层中发现了琉璃瓦,甚至是鎏金琉璃龙纹瓦构件,说明该寺院在明清时期仍在延续,而且级别甚高。”仇立彬所说的“文化层”,简单说,就是用洛阳铲(又名探铲)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不同深度的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质都不同,以此可以判断不同年代的整个活动情况。“这些发掘对兴隆塔早期寺院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清楚地知道这里一直是寺院的建筑区,在某个时期可能属于皇家寺院。”仇立彬说。

绝对内幕:如何破获兖州兴隆塔被盗案

2008年8月1日上午,我接到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保杭的电话,邀请我到他办公室,说有件急事,有个重要情报让我帮助甄别。随后我看到一组照片,很明显这是一宗佛教文物。我也猜出这是一宗被盗文物,让我吃惊的是其中一件金棺非常漂亮,而且根据照片上的参照物判断,这具金棺约有50公分长!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大的金棺!

我看了大约一个小时,因为不便询问,只说了这批文物的价值,很快离开了支队。回去后我一直琢磨:这是哪里被盗的呢?我对济宁地区所有佛教遗址进行了对比,感觉兖州兴隆塔可能性最大。我马上查阅资料,更加确信判断应该是对的。当天下午我打电话给王队长,确认这些文物是兖州兴隆塔的。王队长好象已经找到一些线索,叮嘱我保密,随后几天就没有什么消息了。

8月7日下午,王队长突然又打来电话,说是晚上八点让我到济宁,有急事。我猜测可能是破案了,文物也许已追回,所以提前到了济宁。直到十点多我才等到警车队开进刑侦支队大门。大约二十多名警察,还有几位记者跟随一只大木箱走进办公大楼。我马上跑上去,让大家闪开,好象没有谁拦我,也许我看到文物过于精神集中,黑暗中我也没注意到王队长,也许他早看到我了,我轻轻抱起大木箱,专注地走上办公室。

文物如我看到的照片,全数追回!

后来得知,今年春节后,盗窃分子从兖州兴隆塔地宫盗走一宗文物,济宁公安接到情报后,刑侦支队副队长王保杭邀请我对照片等有关情报进行甄别,经初步认定情况属实后,刑侦支队立即将案情向市长助理、公安局长徐世杰,副局长岳义国分别进行了汇报。市局组织刑侦支队、技侦支队和兖州市局,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专案组,抓紧开展侦查工作。专案组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涉案嫌疑人,随之兵分两路,8月5日出发,昼夜兼程,分别赶赴河北廊坊市大城县和山东省烟台市。

8月7日,专案组将主要涉案嫌疑人崔某在大城县抓获,并在其情妇美容店的按摩床内将文物追缴。当天,专案组在烟台市将嫌疑人姜某、韩某抓获。据犯罪嫌疑人初步供述称,2007年底,姜某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津白塔下面出土文物的报道后,受到启发,在网上对中国古代塔的资料进行搜索,选定兖州市兴隆塔为作案目标。

2008年春节后,姜某出资雇佣韩某等4人,在兖州市兴隆塔附近租房,采取挖地道的方式,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在兖州兴隆塔下地宫内将重要文物盗走,后放在烟台姜某家中。今年6月底,又将文物转移至河北廊坊市大城县崔某处。近期,准备将该文物卖出。经鉴定,被挖盗文物中的宋代金棺和镏金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8月8日上午,济宁市委、市政府领导察看了被盗文物情况,听取了专案组破案情况汇报,我对这批文物的价值作了简单介绍。就这样,王保杭等公安干警在不到7天的时间,破获了一起重大文物被盗案件。然而,他们仍是幕后英雄……